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北京市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严把“三关”强化预包装食品塑化剂风险管控

2025-10-13 16:14来源: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办公室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北京市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 韩育辰)近期,社会舆论广泛关注预制菜等食品中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超标问题。经分析,该风险主要源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向食品迁移,尤其在带包装加热状态下,迁移速度显著加快。其中,需加热食用的冷冻速冻类食品及高油脂的红油类畜禽肉制品,是塑化剂超标的高风险品类。为回应社会关切,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开展预包装食品塑化剂风险管控工作。

一是严守包装材料“准入关”,源头阻断风险。要求使用塑料包装材料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将塑化剂风险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督促企业在塑料包装材料采购环节对照产品执行标准逐项开展验收。并重点查验、留存该类材料的塑化剂指标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及型式检验报告,确保包装材料本身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从源头杜绝因包装不合格导致的塑化剂迁移风险。

二是聚焦高风险品类“监测关”,实时掌握动态。对高风险品类安全动态的实时掌握与预警,提升监管精准度。提示并督促食品生产企业针对冷冻速冻类、红油类畜禽肉制品等塑化剂高风险食品建立“定期监测+重点排查”机制。将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关键塑化剂指标作为核心监测项目,明确监测频次与检测标准。

三是完善产品标签“指引关”,引导科学食用。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优化标签标识,结合产品特性在正面或加热说明区等包装显著位置,添加例如“加热时请拆除塑料包装”“禁止带包装微波/蒸煮”等清晰提示信息,精准指引消费者科学处理食品,从使用端降低塑化剂迁移风险,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安全使用指引的完整性与实用性。

下一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与风险排查,全面提升辖区食品生产行业秩序和食品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