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余艺琳 封梅康)为切实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肇庆市封开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精心打造“校社联动”食品安全科普平台。该平台依托学校和社区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显著优势,设立固定科普站点,让食品安全知识精准触达青少年和社区居民,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创新模式,精准覆盖重点人群
封开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剖析传统科普宣传的局限,发现校园和社区是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关键阵地”——青少年的食品安全意识关乎未来,社区居民则是日常消费的主力军。为此,该局突破常规,创新性构建“校社联动”模式,将科普站点直接设立在学校与社区中心,实现科普资源的“嵌入式”供给。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科普资源分散、覆盖不持续等问题,确保食品安全知识能更便捷、更频繁地传递给最需要的人群。
稳步推进,科普网络初具雏形
目前,“校社联动”食品安全科普平台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位于江口街道实验小学的首个示范站点已率先完成硬件基础设施铺设,眼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科普内容的精细化装饰布展,预计近期即可面向师生与家长开放。该站点将成为集知识展示、互动体验、消费指引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微基地”。
与此同时,莲都镇、南丰镇的社区科普站点建设同步启动,现已进入硬件装修阶段。项目团队正全力抢抓工期、严控工程质量,预计今年10月可完成全部三个站点的建设任务。届时,一个覆盖县城核心区域及重点乡镇的“校社联动”食品安全科普网络将初步形成。
内容为王,打造亲民科普阵地
建成后的科普站点将聚焦群众关切,围绕“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普及”和“安全消费指引”两大核心功能展开。内容设计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涵盖食品选购常识、营养标签解读、常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健康饮食习惯培养、消费维权途径等多个方面。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信息,引导群众科学认知食品安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惠民利民,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校社联动”食品安全科普平台是封开县市场监管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也是构建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格局的创新探索。平台建成后,将定期更新内容、组织主题活动,并作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的校外延伸课堂和社区居民获取权威食安信息的重要窗口。这将有效提升青少年的食品安全素养,增强社区居民的消费信心与维权能力,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为构建和谐、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把科普站点建在群众最常经过的地方,让食品安全知识触手可及——这正是“校社联动”模式的精髓。接下来,封开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以创新实践,把科普的“最后一公里”缩短为“最后一步路”。这些家门口、校门口的科普小站,必将有效提升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科学认知与自我保护能力,为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筑牢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