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叶祥东 黄强 罗臻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活力的时代,企业家们以勇气和智慧书写着商业传奇。然而,更加令人敬佩的是那些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还在公益活动中展现无私大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社会责任,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在温州,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以智慧和勇气在商海中逐梦前行,以慈善和爱心在公益道路上默默奉献。他就是被众人津津乐道的“慈善老板”、“诚信老板”、“大企业家”——温州阳新商会常务副会长、中纳恒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董事长戴征兴。
勇立潮头 事业兴隆
戴征兴是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人,头脑活络,性格倔强,有股不服输的劲头。
1989年,年仅20岁的他,怀揣梦想,随打工大潮来到温州。初来乍到,又没有一技之长,四处求职,四处碰壁。半个月过去了,身上带的50多元差不多用光了,只好一天三餐馒头充饥。
天无绝人之路,第十八天,他来到一家工地,正好碰上招工,老板见他能说会道,又年轻阳光,吸收他为员工。
他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工地不论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一天下来累得像一根稻草直不起身。他这种老黄牛精神,很是讨老板喜欢。几个月后,老板提拔他当小组长,并教他一些管理知识和经验。
六年过去了,他也掌握了土建有关技术技能,可是他又想换个行业,于是跳槽,找到装修行业,他对装修很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买来一些装修书籍,悉心学习,努力钻研,掌握了基本知识。他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到两年就成了行家里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2008年,他自立门户,成立温州正豪建筑有限公司,当上了掌门人。公司以“管理为根、质量为本、创新为道、服务为路”的宗旨,坚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做强“过硬技术、一流品质、精心服务”三驾马车,终于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不仅创下了一年几百万利润,还赢得了众人的口碑。
2010年,为适应发展需要,他又创立了另一家公司----温州兴豪建筑有限公司,再又成立温州豪泰建筑有限公司。工程由原来的一年两三千万,飙增到1个多亿。
借梯上楼,抱团发展,是现代企业的明智选择。2023年,他加盟中纳恒业建工集团,成为温州的“舵主”。
放眼温州建工市场,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比如瓯海中心区站前单元a-22地块玻璃幕墙工程、西泰佳苑石材幕墙工程、温州南站潘桥单元b--20地块铝板、玻璃幕墙工程、蛟风锦园铝板石材幕墙等十余个过亿元的大工程,如一颗颗明珠,闪耀亮丽光彩。
他的企业也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员工越来越多,由起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人,其中本科以上的技术与管理人员达30余人。
公司已经跃进现代化管理企业,成为温州建工业的一面旗帜。
格局打开了,人脉也广了。如今他的工程遍及温州,他本人也享誉温州。
戴征兴常说:“办企业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更要如履薄冰,砥砺前行,用心驾好技术、品质、服务三驾马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融入商会 助力发展
12月26日,温州阳新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戴征兴捐款15万元、物质8万元,解决了商会资金短缺困难。当主持人宣布这一情况时,台下300多名与会嘉宾及商会会员,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大家对他助理商会发展的由衷赞许。
“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戴征兴能在商海征战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事业隆兴,还缘于他一直以雷锋的这句名言为座右铭。他认为,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方能创造最大价值。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做事业重在融合各方资源,抱团发展,因而他毅然融入温州阳新商会,与商会同仁勠力将商会打造成一艘诺亚方舟,造福在温州创业就业的20余万阳新人。
温州阳新商会由全国“五一”劳模柯亨荐会长牵头,于2014年创立。商会秉持服务、联谊、创新、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难等服务职责。
戴征兴因与柯亨荐会长及商会其他成员性相近、道相同、心相通,自加入商会以来,他万忙之中拔冗参与商会的各项工作,由于他工作中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及其德才兼备,勇于创新,更兼他以博大的情怀和炽热的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漂泊异乡的人,因而商会全员对他敬佩有加,顺利通过了他由会员到理事,到副会长及至常务副会长的华美蜕变。
肩负重任前行,他义无反顾。信念使然,他率先成立了温州阳新商会瓯海区办事处,将瓯海区阳新创业者大融合,发展理事以上会员单位16家,会员企业逾50家,他说,当今时代,封闭必然落后,报团方可互暖。
商会常务副会长、温州宏伊雅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爱香说:“我与戴董虽同是老乡、同在瓯海、同事商会,以前总觉得我们经营的行业不同,应该事业上没有什么交集,但他与众不同,他率先垂范,引领他公司几百号员工和他所有客户单位钟爱上了我的宏伊雅,他是个恒温四季的人。”
疫情期间至今天,经济下行,为切实了解和缓解会员企业之困,每周他必须与柯亨荐会长和其他商会领导按计划到各会员单位实地走访,排忧解难,从企业经营管理、产业创新升级及至产品销售等环环助力。鹿城农商银行开发区支行领导被他们的善举和精神所感动,三年来以年息低至3.2%,授信10亿元,随借随还的宽松政策予以鼎力支持商会企业。
商会理事、温州远程影视传媒公司、温州彭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传吉感慨道:“我在温州经营着四家彭厨连锁店,每每遇到来店吃饭的老乡,他们均对戴会长赞不绝口,说他搭建了在温阳新人的连心桥,用他的大爱情怀点亮了一盏又一盏逐梦的明灯!”
是的,真正温暖、明亮人间的不只有太阳,还有用内心的火和眼中的光 。
戴征兴正是这样的光,既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慷慨解囊 慈善为怀
乐善好施,不仅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格局。
戴征兴正是在这种品质和格局中,逐渐被众人所称道,被社会所认可。
家乡以往的路,是条砂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乡亲们苦不堪言。戴征兴回家过年时,获知这一情况,找到村支书,拿出20万元,资助修筑水泥路。通路那天,村民自发地打出横幅“欢迎戴征兴回家,感谢戴总大力资助。”如今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青山绿水间,煞是漂亮!
村里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他又拿出5万元,以解燃眉。
村里戴圣华、戴琪宏是贫困户,戴征兴每次回家总要给他们一两千元,尤其是过年,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富足。他俩感动得流泪。去年过年,他俩把家里养的下蛋鸡斩了两只,送给戴征兴吃。戴征兴不收下,他们就不走,没办法他只好收下这片心意。
2024年6月,阳新发生洪涝灾害,他又捐款2万元,并随商会其他几位领导,深入重灾区慰问。
家乡阳新有灾情,就有他的援助。洪灾、旱灾、疫情.....他都慷慨解囊,2万、5万、10万、20万.....一笔笔善款涌向灾区,像一团团火苗,温暖了人心。
他对家乡倾注爱心,对员工也不例外。
河南有黄宅等三个员工,去年家里受灾,损失惨重,欲哭无泪。他知道情况后每人给予5000元慰问。黄宅接过慰问金,双手激动地颤抖,并不停地道谢。
员工李敏外出自立门户,去年资金周转困难,找到“帮主”戴总,他毫不犹豫借给了30万,让李敏度过了难关。
戴希水跟戴征兴说,想去武汉开公司。戴征兴笑着赞成,不仅给他启动资金,还帮他开拓市场,如今生意红火。
戴希建想回家乡阳新,开电缆公司,他也全力支持,帮他租赁厂房,联系业务。
数字是枯燥的,却又是生动的。一串串数字,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戴征兴人生的天空,也辉映了他人的心田,诠释了戴征兴的大爱情怀和人格魅力。
戴征兴的故事,是温州这片热土上无数创业者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用爱心和智慧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事业的辉煌,更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公益事业的执着追求。在未来,戴征兴有望继续以他的精神和行动,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