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里,总有一些老字号如常青树般扎根市井,长春食品商店便是其中之一。从开业至今,长春的招牌在岁月流转中愈发厚重,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味觉记忆与生活温情。如今,这家走过数十载春秋的老字号,正以一连串亮眼的创新操作,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老字号”与城市生活同频共振的脉搏,让老招牌在消费市场里持续“圈粉”。
柜台“变脸记”:老店面焕发新魅力
商场里的柜台,就像老树上的枝丫,既要留得住根基,也要发得出新芽。长春食品商店近年来每次柜台调整的背后,都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捕捉,将“老树”孕育出了“新枝”。
商店团队调研发现,周边商圈年轻人流量大,对高品质、有特色的食品需求旺盛,尤其是夏季,冷饮、甜品成了“刚需”。经过多轮筛选,主打意大利手工冰淇淋的“意丝酷”脱颖而出——其采用进口原料、现场制作的模式,既符合年轻人对“新鲜”“正宗”的追求,又能与商店的传统食品形成互补。“意丝酷”入驻后,果然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柜台前总会排起较长的队伍,年轻人拿着造型精致的冰淇淋,或站在商店门口的老招牌下拍照,或边吃边逛,为老店增添了几分青春活力。刚毕业不久,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小王就是常客:“午休时和同事过来逛,买个冰淇淋坐着聊会儿天,感觉特别舒服。他们家的开心果提拉米苏口味很地道,奶味浓但不腻。”
这种“动态调整”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建立在细致的消费数据分析之上。商店每天都会汇总各柜台的销售数据、顾客反馈,每月召开专题会分析消费趋势,紧贴季节变化和市场需求优化布局。方寸之间的调整,说到底是让商店的“供给”更精准地对接市民的“需求”。
服务“加速跑”:老招牌闪耀新风尚
老字号的服务,从来不只是“笑脸相迎”,更是跟得上时代的“灵活应变”。今年长春食品商店的服务升级,就透着一股“飒爽劲儿”。
在数字化浪潮下,线上服务也成了“标配”。为此商店开通了抖音账号,每周准时直播,主播不仅介绍商品特点,还会分享商品保存等生活小窍门,偶尔还会穿插一些商店的老故事。平时上班忙,没时间去店里的年轻白领成了直播间的常客。有顾客留言:“原以为老字号节奏慢,没想到这么高效!不用排队也能买到老字号,太香了!”
线上抖音搞得有声有色,线下服务也没少圈粉。自从商店设置了首重包邮服务后,不少外地游客不再纠结商品太重,携带不便的问题,果断下单尝试新品。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了解到该项服务后,服务台打包区域也忙碌起来。商店负责人称“这项便民服务让购物更省心,复购更爽快,连带着店铺评分都悄悄上升了”。同样的,退换货服务也体现着“人情味”。前不久,一位顾客买了一盒糕点,回家后发现买错了口味,第二天拿来想换一款,店员二话没说就给换了,还提醒说“下次可以先少买一点试试口味”。“以前总觉得老字号规矩多,没想到这么通情达理。”这位顾客说。
做生意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人情账,让顾客觉得“在这里买东西放心”,比什么都重要。
产品“迭代秀”:老味道品出新鲜感
“买东西就盼着多点新意,老牌子也得跟上趟”,这是不少消费者在留言本上写下的心声,也是长春食品商店近年来在商品迭代上的发力方向。作为一家以传统食品为主的老字号,如何在保留“老味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考验着团队的智慧。
今年端午前夕,除了五芳斋的经典款,商店还联合网红企业开发了“特色粽系列”。其中,超级大肉粽等使用了成人手掌大小的五花肉,分量十足、酱香味浓,主打诚意满满。七龙珠粽、招牌三宝粽、各色甜粽也都让人欲罢不能。还有“全家福”组合装,能满足不同场景。市民张女士在端午前给父母买了一盒“全家福”后点赞:“我爸妈爱吃传统肉粽,我女儿喜欢甜口的,这个礼盒里两种都有,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感觉。”
据悉,接下来商店将呼应快节奏生活,开发“绿色便携系列”,把休闲养生商品制成独立小罐,方便随身携带。同时,传统食品都做成了“一口酥”,也让市民在赶路、午休时也能“随时养生”。
这些带着巧思的商品,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其背后是商店专门成立了“商品研发小组”,围绕“场景化”“个性化”做文章,推出一系列“量身定制”的商品组合,让货架上的选择更贴合市民的生活节奏。
节庆“狂欢季”:老情怀又添新乐趣
在上海人的生活日历里,节庆时节逛长春食品商店,早已成了一种习惯。春节前买腌腊,端午前选粽子,中秋前挑月饼,这里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仪式感,而如今,这份仪式感里又多了几分新乐趣。
今年新春,商店早早换上了“红装”,顶上挂起小灯笼、天花板垂下中国结、顶柱上缠起金蛇,年味烘托出红红火火。“年货专区”被挪到了最显眼的位置,香肠、腊肉、坚果等各类年货堆成了小山,“买赠+满减”活动让大家拎着大包小包满意而归,年味里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阿姨,这次我们活动力度大,满额还有抽福袋”“您运气太好了,一下就抽中两个大奖”长春装修开业后各种营销活动不断,不仅活动力度大而且形式也丰富多彩,抽福袋、猜灯谜、打卡有礼送、抖音团券……商店绞尽脑汁创新了不少营销方案,用“弹眼落睛”的活动吸引消费者驻足购买,收银机的“滴滴”声成了最动听的旋律。
这些节庆氛围的营造,并非简单的“搭台唱戏”,而是老字号与市民情感联结的纽带。“很多顾客是看着商店长大的,对这里有感情。我们搞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大家觉得,长春食品商店不仅是个买东西的地方,更是个能找到回忆、感受温暖的地方。”商店负责人说。
如今的长春食品商店,老柜台里藏着新巧思,老货架上摆着新花样,老招牌下映着新笑脸。它用一个个扎实的举措证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从来不是靠岁月“熬”出来的,而是靠一代代人的用心“擦”出来的。只要始终贴着消费者的心,跟着时代的脚步,这抹熟悉的烟火气,就一定能在城市的记忆里,持续散发新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