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临床循证+万亿活菌双剑合璧!益生菌市场要变天?

2025-09-11 14:3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吴其霖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琳楠)益生菌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消费热潮,却也在喧嚣中步入深水区。中国益生菌市场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该市场保持着每年11%至12%稳健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整体规模将接近1300亿元,并在2026年进一步攀升至约1377亿元。伴随“未病先治”健康理念的普及,尤其是年轻群体对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视,益生菌已成为家庭保健的新常态。然而市场繁荣的表象之下,产品同质化严重、功效争议不断、消费者信任度不足,成为行业无法回避的挑战。

在众多质疑中,“是否智商税”“感觉没有效果”等用户反馈频现社交媒体,其背后往往指向两大核心问题:一是菌株未经人体临床验证,功效存疑;二是活菌数量不足或活性低下,难以在肠道有效定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强调,益生菌的核心定义是“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这里的“足够数量”和“健康有益”,缺一不可,也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之上。

当前,行业已逐步认识到,唯有通过临床循证,才能真正夯实益生菌的功效基石。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等人体临床研究,因其科学性、权威性和可靠性,被公认为检验益生菌功能的“金标准”。全球益生菌临床试验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反映出行业向科学靠拢的大趋势。仅凭体外实验或动物数据就宣称功效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和监管的要求。真正经过临床验证的菌株,需历经细胞实验、动物模型和多阶段人体试验,在安全、有效、可重复三个维度都具备扎实证据支撑。

而另一方面,“活菌数量”也不应成为营销话术中的数字游戏。人体胃酸pH值低至1.5–3.5,胆汁分泌同样极具挑战,大部分低活性菌株根本无法存活到达肠道。即便侥幸存活,若单位剂量活菌数不足,也无法在约100万亿微生物栖息的复杂肠道环境中成功定植、发挥调节菌群平衡、支持屏障功能及免疫健康的作用。《国人肠道健康2020年报告》指出,近九成国人存在肠道健康问题,消费者对高效益生菌的需求迫切且真实。

目前,国内多数产品活菌量仍停留在百亿级别,甚至因储存运输不当导致货架期活菌数量急剧衰减。这也使得“高活性”与“高数量”成为衡量产品真实力的关键指标。国内益生菌品牌益友世家已开始聚焦于“万亿活菌”级产品的研发与创新,通过多层包埋技术、冻干稳定工艺等突破,实现常温保存下的高存活率,确保产品从出厂至消费者手中仍保持良好活性。

与此同时,像伊利旗下塞纳牧爱倍悠婴幼儿童益生菌这类产品,不仅注重活菌添加,更依托临床实证凸显功能价值——其添加的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经临床试验证实可显著改善婴幼儿感官舒适度并提升43%,相关成果也助力产品入选主流母婴口碑榜单。如今,家长选购益生菌已逐渐从主观判断转向依赖临床证据,体现出消费认知的科学化提升。

image.png

(伊利金领冠爱倍优婴幼儿童益生菌)

可以说,“临床验证”是益生菌的科学身份证,“万亿活菌”则是其奔赴肠道的实力保障。两者结合,既是产品力的核心体现,也是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科研驱动的关键跃升。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将微生态平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国产益生菌企业更应坚定投入菌株研发、临床数据积累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走向更规范、更透明、更高效的发展轨道。

未来,益生菌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菌株数量的简单竞赛,而是聚焦于深科学、高活性、真实证的综合较量。只有经得起科学验证、真正带来健康效益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并在蓬勃的市场中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