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夏思睿) 10月16—17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 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180个市、区、县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及50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共计350人集聚一堂,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在17日上午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环节,新疆天鼎红花油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来忠出席大会并作了主题发言,他的一番发言,让在场嘉宾对“可饮用的红花籽油”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家扎根新疆塔城裕民县的企业,以创新工艺打破传统食用油边界,用纯天然、零添加的高品质产品,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写下了独特的一笔。
新疆天鼎红花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坐落于有着“无刺红花之乡”美誉的塔城裕民县。这里不仅是国家级全域有机认证县,更是全国PM2.5平均值最低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优于同纬度的新西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万亩有机无刺红花种植基地,采用野生选种、人工分拣培育的方式,以最原始的春种秋收模式,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土丘坡地生长。无刺红花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抗严寒的特质,加之阿拉湖水气滋养与年均4000小时的充足日照,让这里产出的红花籽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为高品质红花籽油的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
据王来忠介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天鼎红花油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主研发的“4C”红花籽油提炼新技术——冷榨、冷炼、冷滤、冷藏,实现了生产全过程对红花籽营养成分的零破坏。在40度以下进行冷压榨,最大限度保留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活性;通过冷炼滤除不利于人体吸收的饱和脂与硬脂,释放出具有燃烧脂肪作用的共轭亚油酸;固液分离后迅速冷冻至-10度,阻止成分物理变化;最终在-10度恒温罐中密闭储存,充氮灌装并采取保温措施,彻底解决氧化与光污染问题。这一创新工艺不仅填补了国内红花籽油有机冷榨、冷精炼技术的空白,更让天鼎红花油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能生产“可饮用红花籽油”的企业,产品亚油酸含量最高达86%,天然维生素E含量≥800mg/1000g,黄酮含量达628mg/1000g,远超国家标准,被誉为“亚油酸之王”“维生素E之冠”“黄酮之霸”。
在品质把控上,王来忠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天鼎红花油建立的从种植到生产的全链条溯源体系。种植环节坚持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确保原料纯天然;生产车间按照药品级GMP生产规范和欧盟9343EEC食品卫生标准建设,每立方米空气过滤18次,工作人员需经过二次更衣消毒,实现药品级的生产环境;同时通过有机、生态原产地、SC等多项认证,制定了全国首个有机冷榨红花籽油企业标准,拥有4项冷榨红花籽油发明专利,是西北五省首家通过生态原产地认证的企业。严苛的标准与完善的体系,让产品不仅通过了国内权威检测,更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企业年产值达数十亿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然,作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天鼎红花油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红花种植及相关产品精加工产业,已成为裕民县山区乡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公司以“建一个公司,兴一项产业,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为追求,通过“企业+基地”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此外,企业还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上,作为公益支持单位,主动分享质量溯源经验,为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大会现场,王来忠董事长邀请嘉宾观看企业宣传片,直观展示红花种植的生态环境与生产车间的严苛标准,并带来了可直接饮用的红花籽油样品,让大家亲身感受产品的独特品质。“虽然企业规模不算最大,但我们总投资达数亿元,始终以‘建全国优质企业,创世界著名品牌’为经营理念,力求在产品品质、研发创新、为农服务上成为业界领跑者。”王来忠表示,未来天鼎红花油将继续深耕红花产业,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红花良种筛选繁育、红花茶加工、红花中药饮片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从巴尔鲁克山脚下的野生红花,到走向全国的“可饮用红花籽油”,新疆天鼎红花油有限公司以创新为笔,以品质为墨,书写着新疆特色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篇章。未来,这家兼具技术实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必将在食品安全与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更多人感受到新疆优质农产品的魅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红花力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