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6—17日,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本次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监管智慧与实践经验。
江西省上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的《上饶市市场监管局多举措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例,获评2025年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佳案例。以下是该案例详情:
一、 背景与问题
2025年初,上饶市部分水产品抽检出现不合格情况,对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立即采取措施。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响应,将解决水产品抽检不合格问题作为切入点,全面深化专项整治行动。
二、 主要举措与创新做法
为切实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市场监管局针对农业农村部通报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深入开展“8鱼3果3蔬”专项整治行动,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压实三方责任,构建严密责任网。强化属地监管:充实基层监管力量,监管人员深入农批、农贸一线,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监管无死角。压实市场开办方责任,督促中合农批市场、江天农博城等大型市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入场销售者详细登记建档,严格执行入场查验、场内检查,把好源头关。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要求农产品经营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切实承担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聚焦“3+2”核心目标,实施闭环监管。围绕“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管理、执法监督、溯源追查”五个关键环节(简称“3+2”):严格市场准入与检测:在鄱阳、余干、万年等县推行领导包片、干部包点模式。建设运营农批市场快检实验室,对重点农批市场实行“批批检”,对农贸市场实行“日日抽”,市、县两级开展评价性抽检。强化进货查验与索证索票:要求市场开办方严格查验每一批次农产品合格证明。对无合格证的,当场快检,合格方可入场销售,杜绝不合规产品流入。规范索证索票,经营者需留存供货者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票据,确保可追溯。实施精细化台账管理:详细记录农产品进货来源、销售去向等信息,为后续监管和溯源提供依据。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不定期检查,对违法销售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专项行动以来,针对市场开办方和经营者违法销售行为立案58起,罚没共计28.98万元。高效溯源追查:对问题农产品迅速启动溯源机制,查找源头,并向属地有关部门书面通报。
强化跨部门协作,实现无缝衔接。积极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职责与地域边界,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在药残治理中,与农业农村局联合行动。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上饶市黄鳝等水产品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指南》《黄鳝、大口黑鲈、泥鳅、乌鳢等健康安全养殖指导意见》,推动重点水产品养殖转型升级,指导提升全链条标准化健康养殖水平,从源头上加强管控,防止超标农产品流入市场。
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发挥数智化在监管中的作用,推动建设食品数智化追溯平台。目前,信州区、万年、德兴、广丰、鄱阳已启动食用农产品数智化追溯平台建设(以水产品、肉类为试点)。弋阳县创新学校食材溯源监管模式,对22家学校的肉类、蔬菜(从产地到食堂)以及大米、食用油(从供餐企业到食堂)实现在线监管。
三、 成效与反响
通过系列举措,上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根据农业农村部4月份通报,上饶市黄鳝、牛蛙抽检合格率均达100%,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市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成功建立“快检筛查—法检确认—核查处置—追根溯源”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食品药品抽检效能。
四、 推广价值与实践思考
上饶市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经验。聚焦核心风险,精准发力,针对水产品药残这一突出风险点集中攻坚,避免监管泛化,迅速扭转局面。压实全链条责任,明确并压实属地监管、市场开办方管理、经营者主体“三方责任”,特别是强化开办方的源头查验登记义务,构建清晰严密的责任网络。实施闭环监管,围绕“查验、索证、台账、执法、溯源”(3+2)构建严密闭环。严格准入和做实台账为溯源奠基,严格执法与高效溯源形成强大震慑,倒逼各环节守规。强化跨部门协同,主动打破部门壁垒,与农业农村部门紧密协作,明确职责地域边界,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对接,形成全链条监管合力,阻断问题农产品流通。建立长效机制,“快检—法检—核查—溯源”联动机制是实现标本兼治的长效保障。拓展应用范围,将“六鱼一蛙”药残治理的有效方法延伸应用到“8鱼3菜3果+X(本地特色大宗品种)”等更多食用农产品整治中,覆盖从生产技术服务、快法检联动到源头治理、市场准入的全过程。数智赋能监管,推进数智化追溯平台建设是实现全过程追溯、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方向。(江西省上饶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蔡晴)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