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鞍山南果梨即将进入初果期。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鞍山南果梨从授粉到采摘,5个月生长全周期都得到了气象服务的助力。量身定制的南果梨精细化气象预报有哪些项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带着疑问,记者跟随鞍山市气象局农业气象副高级工程师张晓庆到果园一探究竟。
千山区大屯镇青草沟是南果梨主产区之一,也是省南果梨气象服务中心的观测基地之一。张晓庆指着果园旁的一台机器说,它是专门给附近种植户提供授粉指数、采摘指数等量化指标的,能监测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土壤、日照等指标,旁边的监控设备能同步传输果园实景。
这些指标有什么用?青草沟有机南果梨基地负责人高胜阳娓娓道来:“首先是授粉期,大风、阴雨、扬尘等天气都对坐果率有影响。通过精准预报,我们就能选择‘好天’授粉。”此外,对南果梨品质影响最大的就是冰雹,一旦被雹子打了,不仅果的外观难看,对品质的影响也很大。预报有雹云出现时,气象局会实施防雹作业,为果农一解燃眉之急。
最后就是采摘期。南果梨从9月初到9月中下旬都可以采摘,但采摘的时候最怕狂风暴雨,对甜度、口感影响很大。“预报有风雨,我们会提前几天采摘。”高胜阳告诉记者,沟里能产精品果200万公斤,价格是普通果的2倍到3倍,而且需要提前预订。
据鞍山市气象台台长田璐介绍,目前,精细预报技术成果已惠及鞍山市50余家合作社41万亩果园。鞍山市结合30年精细化气象数据及南果梨种植档案数据,建成全国首个南果梨专属气象数据库。气象库还运用多源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算法,为文旅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