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智联中南美 醇鲜通天下

2025-11-12 15:05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李方冰

秘鲁的石榴经过精准保鲜,将通过钱凯港直达航线新鲜抵达中国市场;智利的车厘子凭借电子检疫证书实现“无纸通关”快速放行。中国与南美国家的水果贸易正迎来以智能升级、流程优化为核心的变革。这场经贸互动,不仅让南美特色果香飘满中国餐桌,更彰显了双边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破解贸易壁垒、激活合作潜力的决心。

贸易便利化的根基,在于规则衔接与设施联通的双重支撑。10月底中国与秘鲁签署的鲜食香蕉与石榴输华检疫议定书,以科学标准为水果贸易筑牢安全防线,而钱凯港启用与直达航线开通的“硬件升级”,大幅压缩了运输时间与成本,让秘鲁水果的新鲜优势充分释放。来自钱凯海关的数据,今年1至9月钱凯港货物进出口额达到17.6亿美元,其中中转占44%,取得超出预期的业绩,为拉动中秘和中拉地区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规则与设施的联动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走向纵深。近期,上海海关与钱凯海关签署的合作意向书,将智能机构建设纳入双边合作蓝图,通过经验共享推动海关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贸易流程优化提供了机制保障。这种“标准+设施+智能”的三重赋能,为破解南美水果输华“远距离、高时效、严检疫”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贸易便利化的核心引擎。智利即将正式启动的无纸化植物检疫证书通关模式,是中拉贸易数字化的突破。经过8—10月在天津、上海等四大核心口岸的成功测试,该模式即将彻底取代传统纸质证书,实现通关凭证的全流程数字化核验。这一变革不仅省去了企业纸质证书申领、传递、验核的繁琐流程,更通过数据实时共享提升了检疫监管的精准度与效率,让南美水果在通关环节“少等待、快放行”,最大限度保留产品鲜活价值,这是智能机构在贸易领域的实践,为中拉贸易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拉水果贸易流程的优化,本质上是双边经贸合作深度融合的缩影。秘鲁通过自贸协定升级与贸易便利化举措,近年来水果对华出口大幅增长;智利车厘子等特色水果借助数字化通关,持续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地位。这些成果的取得,既得益于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带来的市场红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果进口市场,庞大的消费需求为南美水果提供了广阔舞台;更离不开双边在智能监管、流程简化、标准对接等领域的积极探索,是双方共同破除贸易障碍、提升合作效能的必然结果。

从秘鲁的蓝莓、石榴到智利的车厘子,从智能海关建设到无纸化通关改革,中国与南美国家的水果贸易正在书写经贸合作的新篇章。当前,中拉水果贸易作为高附加值领域

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随着智能机构建设的持续深化,跨境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更多双边合作机制的落地见效,必将有更多南美优质水果通过高效通道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生鲜产品的需求;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优质农产品开拓南美市场搭建更便捷的桥梁,实现双向贸易的均衡发展与互利共赢。

跨越山海,智联未来。中国与南美国家以水果贸易为纽带,通过技术赋能、机制创新与流程优化,正在打造跨洲贸易便利化的典范。这场关乎“新鲜”与“效率”的合作,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品质生活,更将推动中拉经贸关系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中拉经贸合作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紧密、高效和“甜蜜”的未来。(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