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心梗患者饮食遵循“三低”原则

2023-05-17 10:31来源:大河健康报 编辑:王艳丽

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氧、坏死,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损伤。从医学上讲,心肌梗死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病症,但是需要尽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心肌梗死的危害

心功能损害。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坏死,心肌能力下降,丧失正常向体内器官组织供血的能力,从而导致身体各器官血液循环不畅、代谢障碍等。

二次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会出现再次发作的危险性。据研究,已经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未来5~10年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

伴有并发症。会引发一些其他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心衰、心脏扩大等。

心肌梗死的治疗

在诊治心肌梗死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方法。

心电图监测和药物治疗。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定是否有ST段抬高。如果有,应在30分钟内给予抗血小板、抗凝、纤溶等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当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别是有持续性胸痛和危险的心电图变化,应尽快进行介入治疗。操作时间越短,在急性阶段迅速恢复血流就越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恢复得也越好。

溶栓治疗。对不能及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使用溶栓剂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但是溶栓治疗具有出血等不良反应,治疗时需进行严密监测。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饮食调理。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粗粮,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合理用药。基础病患者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抗凝剂、降压药、胆固醇调节剂和心脏保护剂等药物,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危险因素、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

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控制血压和血糖,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肥胖等危险因素。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的免疫力,减少身体脂肪,降低血压和血糖,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可及时发现、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和血糖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和调整。

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周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