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治水破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11-25 15:15来源:县域经济网 编辑:夏思睿

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水”是制约农牧区发展的核心瓶颈,更是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关键密码。近年来,阿拉善右旗水务局坚决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锚定乡村振兴战略靶心,立足干旱缺水实际,聚焦农牧民饮水安全核心需求,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升级水利设施、守护水生态,为全旗农牧业提质、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现代化注入强劲“水动力”,走出一条荒漠地区水务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规划先行,绘就靶向施策的水利蓝图。

“水务工程不能拍脑袋,必须摸准农牧民用水痛点。” 站在阿拉善右旗雅布赖苏木新呼都格嘎查牧民家的水井旁,旗水务局工程师高峰手里攥着一份皱皱的用水需求调查表,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红笔标注,这是水务局专班走遍全旗7个苏木镇、40个嘎查后,整理出的“民生水账”。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蒙古西部干旱区,是全区惟一没有地表径流的旗县,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为破解“水困”瓶颈,旗水务局组建由水利工程师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农牧区实地勘查,经过2轮征求意见,结合全旗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阿拉善右旗水网规划》《阿拉善右旗农村牧区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最终定稿。两份规划突出“靶向性”,前者聚焦“联网供水”,后者瞄准“提质增效”,明确构建“两横一纵,多元互济”的水资源均衡配置网络布局,推动农村牧区供水水质达标率和用水保证率提升至100%。

自2021年以来,阿拉善右旗累计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项,总投资2802万元。其中,实施集中供水工程5项,实施分散牧户供水工程4项,惠及2188户5433人。

截至2025年10月,阿拉善右旗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90.6%,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80.51%,越来越多农牧民告别“拉水吃水”的日子。

民生为本,织密农牧民的“安全水网”。

以前拉水储水是家常便饭,一下雨筒井里的水就脏了,现在拧开龙头就是清冽甘甜的自来水,这一让农牧民直呼“省心”的变化,源自阿拉善右旗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2021年至2025年,阿拉善右旗累计投入1563万元,针对性实施7项饮水安全重点工程,聚焦农牧民反映最突出的管网老化、水量不足、水质不稳定三大难题,更换老旧输水管网、扩建蓄水池、升级取水设施,直接保障了635户1926名农牧民的日常用水安全。

“光有水还不够,必须得让农牧民喝上放心水。”旗水务局水利服务中心主任魏春辉介绍。为守住水质底线,阿拉善右旗为5个苏木镇的8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安装消毒设备,同时联合卫健部门建立常态化水质监测体系,对集中供水工程每年开展2轮水质检测。截至目前,累计采集送检农牧区饮用水水样353份,合格率100%,从源头阻断水质安全隐患。

产业赋能,打造节水高效的农业样板。

“以前大水漫灌浇地,费水,对地还不好,现在精准滴灌,用水少了,庄稼长得更好了。”巴彦高勒苏木种植户石成业的感受,是阿拉善右旗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缩影。围绕旗域特色农牧业,阿拉善右旗重点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56提升至0.685,2021年以来累计节约农业灌溉水量597万立方米。

“治水”既要靠工程,更要靠机制。阿拉善右旗水务局制定印发《阿拉善右旗农业灌溉用水协商定价价格指导意见》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与精准补贴、节水奖励制度,规范水费收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引导农牧民主动节水,形成“节水有奖励、管护有保障”的良性循环,推动农业水价改革落地见效。

同时,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60万元,精准用于苏木镇节水补贴与奖励。成立2个农牧民用水户协会,吸纳农牧民参与农灌用水管理与工程管护,安装农业用水在线计量设施228台,实现灌区用水实时监测、远程控制,让“用水数据”多跑路,“管水员”少跑腿,实现“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让水利工程真正成为了“农牧民自己的工程”。

建管并重,筑牢农牧区群众饮水安全屏障。

为确保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阿拉善右旗以“建管并重”为核心,严格执行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制度,清晰界定地方政府属地管理、水务部门行业监管、供水单位运行管理的职责边界,制定印发《阿拉善右旗农村牧区供水工程县域统管实施方案》,以“旗级统管机构+苏木镇专管机构”的县域统管模式统筹推进农牧区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和维护,为工程长效运行提供制度遵循。

同步出台《阿拉善右旗水务局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的通知》,明确监测范围与内容,创新建立“水务部门定期巡检+苏木镇日常巡查+农牧民群众主动上报”的三维监测模式,确保供水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针对不同供水场景,精准施策提升管护实效,在集中供水区,更新完善饮水安全四级监督公示牌,公开区、盟、旗以及管水员监督电话,实现工程“有人管、有人护、有监督”的透明化管理。在农牧区分散供水区域,工作人员深入走牧区入户开展“喝开水、保健康”主题宣传,手把手传授农牧民净水器滤芯更换方法和“望闻问尝”现场评价自检方法,切实打通了饮水安全保障“最后一公里”。

生态优先,擦亮美丽乡村的生态底色。

在阿拉善右旗,“治水”不仅是保障民生,更是守护生态。水务局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系统治理,让河湖重现生机。2021至2025年累计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议4次、总河湖长会议5次,签发河湖长1号令,推动河湖长从“有名”向“有责、有为”转变。旗、苏木镇、嘎查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2704次,行程1.48万公里,时长超726 小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累计处置问题11个,让干涸的河床逐步恢复生态功能。

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1.67平方公里,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484.8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469.64万元,完成阿敖镇额肯苏海防洪工程、雅布赖镇新呼都格嘎查防洪工程、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芨芨槽防洪工程和雅布赖镇镇区山洪沟治理工程,治理河长8.735千米,维修加固4.43千米防洪堤,有效遏制了局部水土流失问题,切实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和生态安全屏障。

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河长办开展合作,签订《跨省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跨省河流生态同享、污染共治、政策共商、发展共促。

水利兴,则乡村兴。从“饮水难”到“喝好水”,从“大水漫灌”到“精准节水”,从“河湖失管”到“有能有效”,阿拉善右旗水务局以“水”为笔,在荒漠化干旱地区写下了生动的“治水篇章”。(宫立灵 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