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卢永明)为着力解决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摸得清、包得准、管得好、落得实的问题,建立推动工作长效机制,让包保干部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干到什么程度”,河南省漯河市在前期精准摸底、准确画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五图”工作法,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一是制定工作示意图,明确工作流程。部门联动摸清底数,明确A、B、C、D四级主体分类标准,精准分级,建立“三张清单”,逐级签订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
二是制定工作推进图,明确完成时限。将落实“两个责任”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有机结合,制定阶段推进任务,实行主要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将3年主要目标任务压缩至2年内完成,倒排工期,高效推进,确保今年全覆盖,明年见成效。
三是制定提级包保图,明确工作标准。在分层分级的基础上,对双汇、卫龙、南街村等大型集团公司旗下食品生产企业、营业收入较高但人数稍显不足的食品生产企业、用餐人数较多的学校食堂和幼儿园食堂及承办集体聚餐的餐饮主体等实行提级包保,实现风险精准防控。目前共有20家B级主体、103家C级主体、1036家D级主体实行提级包保。
四是制定动态调整图,明确调整时限。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更新频繁、包保干部工作调整较快等特点,制定动态调整和变更机制。各级专班每周汇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包保干部变更情况,在包保干部和经营主体调整变动后5个工作日内重新确定包保对应关系,保证工作连续性。
五是制定反馈处置图,明确工作机制。各级包保干部对包保主体开展督导后,于5个工作日内将督导结果通报至本级工作专班,由工作专班汇总后转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处置并反馈处置结果,同时报上一级工作专班,作为开展月讲评的依据,切实把包保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有机统一,形成高效工作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