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抓早抓快、抓实抓优,淮安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2022-11-30 16:0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李黎)为进一步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淮安市结合实际,统筹谋划,抓早抓快,抓实抓优,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精确完成全市6737名包保干部名单、责任清单、49630家包保主体台账、食安办人员信息表等系统数据录入,全市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已配备食品安全总监536名、食品安全员6050名,“两个责任”落实稳步见效。

一是抓早,迅速贯彻,早报早推。一是专题汇报早。全国食安办主任会议后,市食安办第一时间向市领导专题汇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文件以及全国食安办主任会议精神,书面请示市领导包保范围。各县区也迅速向属地政府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二是传达学习早。市食安办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和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相关文件精神,明确县区工作时间节点,快速推进落实。三是方案出台早。在全省率先印发《淮安市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市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

二是抓快,重点突破,先行先试。择优选取金湖县开展试点工作。金湖县迅速行动,以两办名义印发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工作方案,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县食安办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摸排,完成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与分类工作,确定县级包保干部16名,乡镇街道包保干部97名,村居包保干部644名,按照层级建立包保工作责任清单。通过示范引领,涟水县、清江浦区、洪泽区、淮安区、盱眙县也以两办或政府名义印发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加速推进落实。

三是抓实,排查摸底,分层分级。市食安办于10月底完成所有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登记和分类工作,全市49630家获证企业按照分级标准于11月中旬建立包保主体台账,确定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等A级主体包保干部10名,县区级包保干部113名,乡镇(街道)包保干部1009名,村居包保干部5605名。

四是抓优,综合施策,见行见效。一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市食安办及时分层组织业务培训,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市8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2000余家网络餐饮经营者和3000余家销售企业学习《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二是加强考核,压实责任。市、县两级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情况纳入年度食品安全工作专项考核。三是加强督查,全面推进。市食安办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县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进行督查,及时通报问题,跟踪督促整改。制定《淮安市食品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清单》模板和落实主体责任工作要点图,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督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