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三门县绘好“三张图”,推动“两个责任”机制落地见效

2022-12-14 10:58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卢锦慧 金璐琪 记者 王正心)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门县市场监管局绘好“作战图、实景图、保障图”三张图,确保责任严格落实、工作高效推进、活力充分激发,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绘好“作战图”,层层压实责任

抓实统筹谋划。该县结合实际,制定《三门县深化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深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方案》,全县10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细化出台“两个责任”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两个责任”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节点任务,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跟进。县市场监管局按照“管行业管安全”的原则,完成对B、C、D三级8649家食品经营主体的分配包保任务、1175位包保干部已全部签订承诺书。

抓牢责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属地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把落实“两个责任”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同部署、同推进,乡镇(街道)食安委主任至少包保一家食品经营主体。同时,督促企业做好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两员”配置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履行好证照管理、制度落实、人员管理、设备设施、进货查验、贮存管理、标识管理等十个方面主体责任要求。截至目前,3位B级领导干部已全部完成包保第一轮督导,66名乡镇(街道)C级领导干部有31位完成督导。已配置食品安全总监28名、食品安全员563名,“两员”配置任务全部完成。

抓细清单管理。通过系统排查、实地走访、电话核查等举措,及时更新包保主体、包保干部数据库,建立包保责任动态清单,实现包保主体和包保干部精准对应。截至目前,清单内食品经营主体更新经营地址87户、更换包保干部46位。同时,结合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一月一行动”等,开展“月任务清单”打卡活动,要求包保干部对照清单,完成当月食品安全监管专项任务。已结合本月“双五”设定12月任务清单,包括三大任务,一是培训提升、二是全面督导、三是跟踪处置。

绘好“实景图”,确保高效推进

“三轮摸排”,理清包保主体底数。该局年初主动排查辖区内市场主体,清理注销食品经营主体788户。省市场监管局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部署会后,结合上级下发名单,对“僵尸户”进行注销,共注销食品经营主体1088户。确定好包保责任清单后,下发给包保干部,要求包保干部在三天内对负责的经营主体进行实地走访或电话联系,并以乡镇为单位反馈至县食安办,确保包保主体底数精准到位。截至目前,包保主体底数共有8528户。

“三层干部”,精准包保责任清单。三门县部分乡镇(街道)食品经营主体数量多,D级市场主体占比大且分布不均,为合理、精准分配包保任务,择优构建包含“网格员和乡镇(街道)年轻干部、村“两委”干部、社会工作者”的三层包保干部责任体系。同时,统筹考虑市场主体位置分布和家数,由辖区干部包保本村(社区)的市场主体,每位包保干部责任家数不超过8家。

“二项任务”,细化包保任务清单。要求包保干部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一次督导,督导工作分为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改两项任务。同时,制定《食品经营主体风险排查清单》,包保干部对标进行排查,对于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基层所根据问题清单,协同督促市场主体整改到位,确保问题销号清零。

绘好“保障图”,激发干事活力

强化贯宣培训。坚持“边部署边培训、边实践边培训、边落实边培训”的原则,及时召开会议对省市文件、工作要求、工作内容进行解读部署。11月,召开县级工作部署会3次、乡镇(街道)工作推进会15次。12月,召开县、乡两级督导工作培训会,明确工作细则和流程。同时,组建“两个责任”工作群,落实专人实时解答包保主体行政区划分错误、干部承诺书无法流转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各相关科室将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出台工作措施,加强对口业务指导,确保包保干部顺利落实风险排查工作。

强化督导整改。建立“两个责任”督查小组,每月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等三张清单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落实月通报制度。11月累计发布包保责任清单落实情况通报3期,包保干部承诺书签订情况通报8期,12月每周通报督导情况。同时,根据实际督查情况,制定“两个责任”月问题清单,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流转到相应乡镇(街道)及所属辖区基层所进行闭环整改。

强化考核督促。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县对乡镇(街道)的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细化考核标准,出台考核细则,抓好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对表对标进行工作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街道),由县食药安办进行通报。同时,将“两个责任”工作纳入网格员年度考核,乡镇(街道)按月对网格员的月打卡活动、风险排查和隐患处理等工作进行打分,于年底计算总分,进行排名,前20%参与评先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