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宁宁 记者程家武)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既是完善责任体系的重要举措,又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有力抓手。10月份以来,马鞍山市和县以创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食安办主任会议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四化四谋”举措,推动落实“两个责任”起步早、进展顺、开局好。
一是坚持“实体化”推进,在“谋早”上做文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县长专门听取工作汇报,县长作出专项批示,要求全面部署、统筹推进、严格落实;县食安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第一时间成立以县食安办主任、市场局局长为组长的县级“两个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宣传培训,强化组织领导。抽调14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组建“两个责任”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每日调度,推动落实“三单一书一平台”制度。截至11月11日,全县7个镇、2个园区均已100%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实现了体系上下贯通、组织衔接顺畅,保证了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
二是坚持“精准化”摸底,在“谋实”上下功夫。吃透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了各阶段工作的有序推进。立足食品安全的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明确了摸底调查的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确保“最小单元格的市场主体数、包保干部数和包保比例”摸清摸实。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施策,对生产经营主体分级统计内容和包保干部情况进行系统完善,形成全面准确的ABCD四级主体统计表和包保干部基本情况统计表。截至10月17日,摸排出A级主体3家,B级主体28家,C级主体340家,D级主体2154家,包保干部累计547人,为包保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
三是坚持“清单化”运行,在“谋细”上求突破。树立“全市争一流、全省创先进”的目标和决心,在高效率部署的基础上,推动高标准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将B、C、D三级包保主体一一对应到县、镇、村三级包保干部肩上,为每一位包保干部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明确“谁来管”“解决管什么”“怎么管”问题,落实以单定责、照单履责、按单问责,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11月份以来,围绕督导内容、数据归集等内容,对BDC三级包保干部实施了分层分级分类宣传培训。结合马鞍山及和县“双城同创”工作,要求包保干部在11月、12月各开展一次督导。11月,全县各级完成食品安全督导工作。
四是坚持“常态化”落实,在“谋深”上见成效。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召开动员部署会,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按照配备条件和任职资格,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建立健全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完善保障措施,严格对照检查内容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开展整改工作,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目前,252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均已按需配备了31名食品安全总监、2571名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做到“应配尽配,能扩则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