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金华市“三个+”工作机制确保包保责任制工作全面落地落细

2022-12-19 14:5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 戴正聪 王正心)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以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高位谋划、高标要求,严格按照省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通过“三个+”工作机制,高效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落细,建立健全金华特色分层分级包保制度,推动落实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机制,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截至目前,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十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全市包保干部清单、责任清单均已100%完成,系统异常数据均已100%处置完成,各项工作正全力有序推进中。

“温馨提示+底数清单”,确保任务数据清晰。一是呈送温馨提示单。在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请示汇报的基础上,各级食药安办向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呈送了一份温馨提示单,讲清落实“两个责任”的背景、重要性,列明各自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最大限度争取党政领导干部的支持。二是摸清包保干部底数。一方面主动和组织部、编办等部门对接,了解全市各级干部基本情况,一方面利用各级食药安办,核实统计本级领导干部数量情况,根据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干部数量合理确定包保干部范围,最终明确全市四级包保干部14722名。三是摸清包保主体底数。结合省市场监管局下发的包保主体清单,各级食药安办组织相关单位、乡镇(街道)等部门,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分级分类,最终梳理出A级主体62家,B级主体804家,C级主体5281家,D级主体169926家。

“骨干培训+帮扶指导”,确保责任清单准确。一是组建骨干专班。针对浙食链“两个责任”系统数据录入复杂的实际,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成立工作专班,抽调食药安办、科技信息办、基层年轻干部等对象为专班成员,专门负责数据导入工作。同时,组织各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基层所年轻干部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明确包保干部、责任清单的填报要求和技巧,确保提高基础数据表格质量。二是开展帮扶指导。建立联系联络员帮扶机制。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把专班成员按照网格划分,确定专班成员分片包干联系乡镇(街道),专门负责对接基础表格填报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举大大提高了表格填报质量和效率,如义乌市市场监管局5万多家主体在一天之内全部导入系统。

“组团包保+专班服务”,确保清单顺利落地。针对A、B两级包保主体,该局实行1+1+N(一名包保领导+一名联络员+工作专班)组团模式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工作。以市级包保领导干部为例,先按照各自联系的县(市、区)确定包保对象,再配备一名食药安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联络员,成立由食药安委成员单位、市级市场监管部门、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门对接包保工作的具体事项。此外,各地纷纷采取分片包保、网格化包保等多种形式落实包保责任,最终确保每一名包保干部都有包保主体,每一个包保主体都有包保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