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联治共筑“食安篱笆” 赣州于都县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2022-11-09 14:2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王雨林)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给力”,也需全社会联治共筑“篱笆”。今年以来,赣州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责任为引领,把牢食品安全关,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在全县校园食堂、中大型餐饮单位、中大型超市聘请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组建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队伍,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监管,有效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8月10日,赣州于都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组建成立,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550所、中大型餐饮单位、中大型超市的1200名食品安全志愿者齐聚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型会议厅,共同参与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培训活动,并现场颁发了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聘书》和《工作证》,实现了经营单位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与市场监管部门有机衔接,切实提高经营单位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识,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化监督,形成“社会各界同参与、食安于都共创建”的共治共享格局,助推于都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今年以来,赣州于都学校各食堂活跃着一支引人注目的“小分队”,他们身穿红马甲,倾听记录意见;他们在商场、超市、课堂、后厨、储间、餐厅、校园周边穿梭,免费派发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常识》小册子;他们通过开讲座、现场答疑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赣州于都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

赣州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聘任“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是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新形势下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从行政力量主导向社会多元参与共治转变的一次积极尝试。1200名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上岗”将发挥监督的作用,使食品监管视线进一步延伸。通过志愿者当好食品安全“守门员”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从而形成经营者自律、政府部门监管、社会群众监督的“三位一体” 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赣州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关于建立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机制的方案》,从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中大型餐饮单位、中大型超市关心食品安全、乐于服务群众、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经营单位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推荐义务协查志愿者,县局从报名、筛选、审核、培训、聘用、上岗....目前全县共聘请1200名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

宣传培训,精准监督

赣州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开展上岗前培训、食品安全监管现场会等形式,以生动的监管案例和通俗的法律解释,对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进行培训,让协查志愿者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和权利义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的执法人员+志愿者检查专项行动,志愿者原则上每年参与的协查活动不少于4次,也可与其他义务协查志愿者联合开展检查工作,协查情况及时报送县市场监管部门。

强化落实,监督有效

根据《建立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机制的方案》的规定,经过培训合格发放监督员证书后,授予经营单位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相应的监督权,并采取集中组织和随机监督的方式,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方位和长期、持续、有力的监督。形成全县各级各类的食品安全都有协查志愿者严格把关,初步形成“社会各界同参与、安全食品共分享”的共治共享格局,发挥食品安全“吹哨人”的作用。

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表示,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的负责人加入到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之一,对其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在工作中将绷紧食品安全的弦,落实好监管责任,学习先进经验,确保学生就餐安全稳定。

智慧监管,促监管效能

赣州于都县市场监管局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切实解决市场监管人员不足,监管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智慧监管,通过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四管合一”,即常态监管、智能监管、信用监管和社会化监管多管齐下的综合管理;督促教育部门全面推行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大力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通过将视频信息接入学校或教育部门网页、APP以及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随机抽查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协查志愿者同时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江西省“赣溯源”食品安全溯源平台,参与学校食堂的监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企业更好地履行主体责任、便利群众参与社会共治、提升政府部门监管服务效能,助力科学精准疫情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于都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建设实施“明厨亮灶”的有550所,“明厨亮灶”率达100%。

社会共治,强主体责任

试行以来,在协查志愿者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加工流程合理、设备设施完善、制度落实规范、安全理念牢固、安全效果良好,成为我县展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窗口,使大家对食品安全“不放心”变“不放松”,切实加强了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加大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协查频率,在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门店、食品经营单位、餐饮单位检查上再下力气,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市场监管和防疫屏障。

据了解,赣州于都食品安全协查员志愿者建立3个月以来,已有1200名志愿者,每天对中小学、幼儿园、中大型餐饮单位、中大型超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工作,流动监督辖区内食品的隐患,全县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点赞。在工作中,于都县市场监管局还专门建立了食品安全志愿者微信工作群,将及时通报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部署和全县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情况,及时收集食品安全志愿者的意见建议,集中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切实搭建公开透明、精准管理、务实高效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进一步凝聚全县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食品安全协查志愿者队伍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的有力补充,是织密安全监管网络的重要渠道,是护航舌尖上的安全的有效方式。随着赣州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协查+专职+骨干”工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让协查志愿者从单纯的参与者,转变为组织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同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营管理机制。食品安全协查员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志愿者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