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喻志远 覃丽钧 记者陈赛)自国务院食安办、省食安办部署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工作以来,张家界市闻令而动,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就落实“两个责任”机制作出批示,多次过问、调度此项工作。全市上下紧密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密集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强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全面贯彻落实。
工作组织保障迅速到位。张家界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在市食安办组建13人的工作专班,其中6名人员集中办公,保持实体化运行。各区县食安办均按照要求组建了工作专班,构建起市食安办牵头抓总,上下协作联动的工作格局。
包保摸底建档精准落实。一是精准划层级。作为年轻的旅游城市,张家界经济基础整体偏弱,全市1370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均为中小微企业。对照国家要求并结合主体现状,按照“弱中选强、梯次接续”的思路划定责任主体,完成了全市包保主体台账、包保干部名单、食安办人员信息表的表格填报。二是精准定干部。按照市级领导干部包保2-3家、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保2-3家、乡镇干部包保2-5家,村干部包保1-3家的原则,确定全市在职的31名市级领导干部、16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3322名乡镇干部和1987名村干部共计5500名干部开展包保,避免了包保任务畸轻畸重。
机制建设推进有力有序。一是市食安办统一编制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包保督导工作手册及包保督导工作记录表,按市、县、乡、村四级分别编制,对应发放给每位包保干部,助力包保干部“轻装上阵”。二是组织签订承诺书。市级包保干部、县级包保干部的承诺书分别向市委书记、各区县委书记签订,乡级和村级包保干部的承诺书向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签订,高新区的所有包保干部的承诺书均向管委会书记签订。三是领导深入督导。10月27日、28日,市长、市政协主席分别赴慈利县、武陵源区调研督导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迎检准备工作和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推进情况。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期间,包保领导每个月均需下沉包保区县、乡镇(街道)开展督导工作,督导每家包保主体均需填写记录表。首次督导将在11月25日前全面完成,主要任务是督促指导包保主体将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到位。四是全市141家包保主体食品安全总监做到了应配尽配,并积极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员配备工作。同时,组织指导包保主体制定《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结合《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修订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宣传教育氛围日渐浓厚。一是市食安办统一编制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工作手册,手册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两个责任”文件、包保督导工作程序、记录、任务清单等内容,供包保干部学习,为其开展督导工作提供指南。二是以学习、解读手册内容为重点,分级开展包保干部培训,市级包保干部和区县食安办工作人员由市食安办组织培训,县级包保干部和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由区县食安办组织培训,乡级和村级包保干部由各乡镇(街道)食安办组织培训。三是加强工作信息编报,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在各级新闻媒体发表“两个责任”机制推进工作动态新闻10余条,动员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关注、支持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工作。省市场监管局简报2次推介张家界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