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刘静慧 张咏)近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食安办主任会议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会议精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长效机制,公主岭市召开食安办主任会议,把握关键、紧抓重点,精准发力、迅速行动、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市8775家食品生产经营获证主体分级梳理任务。
积极响应,高位部署。公主岭市食安办发挥协调作用,主管食品安全的副市长亲自调度,成立了以食安办主任为组长、2名食安办副主任为副组长、食品条线科长为成员末端发力终端见效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研究落实专班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确保各方责任压实、措施有力、工作见效。
明确任务,细化举措。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和省政府食安办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精准防控化解食品安全风险,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公主岭市食安办建立施工图,明确职责、任务和分工,推动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系统化和落实“三单一书”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在内的两大项核心任务及具体措施和标准要求,进一步保障各项工作抓实做细、挂图倒排、压茬推进。
联动落实,从细管理。公主岭遵循“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三段部署要求,首先着力解决“谁来管”问题。召开食安办主任会议,理清职责,协调相关单位配合,解决人手少、业务不精、不能执法等方面的问题,食安办主任第一时间督促推进、抢抓进度,及时筛除停业未注销等异常主体信息,确保全市数据准确可靠,并根据规模业态将全市已梳理完毕的8775家食品生产经营获证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动态调整,跟踪完善。实行“两个责任”工作推进“日报制”动态管理,及时汇总梳理更新包保干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变更等情况。同时,充分借鉴其他市县区先进经验,注重“管什么”“怎么管”,持续细化包保台账、完善包保档案,用好层级承诺书、逐级督导等手段,切实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将责任落实至“最小工作单元”,确保实现“今年打基础,明年全覆盖,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