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黄鑫鑫 记者陈家华)“大家好,欢迎来到张凤记直播间。”尽管已是晚上九点,但张凤记厂房内依然灯火通明,创始人胡晓凤再一次准时出现在直播间,热情地展示着自家工厂生产的凤梨酥。她不用AI代播,也没有固定话术,而是用心地回复屏幕另一端网友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十二年前,胡晓凤在几平方米的卧室里种下创业种子;十二年后,她把直播间变成了与消费者“心与心零距离”的会客厅。
2013年,胡晓凤凭借自己在互联网集团工作积累的数据分析和线上运营经验,来到厦门开启“互联网+特色食品”的创业之路。面对不断壮大的规模,胡晓凤深知规模扩张不能以牺牲品质为代价,于是着手自建供应链——“张凤记”,从源头严把质量关,不断优化产品,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还创新推出了多种不同口味的凤梨酥,让“匠心”成为品牌的底色。
今年,张凤记正式进军直播带货赛道,却做出一个“逆行”决定:每晚胡晓凤和她丈夫张先生轮流上播,不用数字人、不投流量和硬广,只靠“聊得来”留住受众。谈及原因,胡晓凤直言:“糕点的口味千人千味,消费者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只有真人才能给出个性化回答。”在她看来,AI 没有情感,无法与消费者建立真正的情感链接,而直播间不应只是销售场,更应是有人情味的会客厅。
正是这份“匠心”与“耐心”,让张凤记的订单常常在一次次情感共鸣中自然成交。如今,工厂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被缩短为零距离,一块块凤梨酥带着温度从厦门翔安出发,奔向千家万户。从卧室到六千平工厂,再到灯火通明的直播间,张凤记用十二年时间证明:守住好品质、留住人情味,品牌自然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