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龙军 记者程家武) “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渠道反映就餐问题,感觉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了!”——舒城职业学校学生的真实心声。这背后,是学校构建多元化食品安全反馈体系,守护师生“舌尖安全”的坚实行动。
在舒城职业学校,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学校严格把控源头,米面油、肉类、蔬菜等食材均从资质供应商采购,每批次均有检验合格证明。后厨“明厨亮灶”,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每日晨检、规范操作。食堂每日三次全面清洁消毒,餐桌椅“一用一擦一消”,确保环境整洁、操作规范。
为更全面、及时响应学生诉求,该校积极拓宽反馈渠道。在学生就餐期间,食堂经理全程值守服务岗,问题现场处理。同时,食堂经理、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联系方式清晰公示,学生可随时电话反映问题。学生可通过“意见箱”书面表达建议,专人定期收集整理。
食堂经理在服务岗
该校每月还组织学生代表深入食堂检查各环节,进行纸质评价,提升参与感与监督力,并开通书记校长信箱,专人负责,3个工作日内分类转办、限期整改、及时回复,形成高效闭环,实现“码上办”。
这些举措让学生声音被“听见”,问题解决更高效,食堂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学生们纷纷表示:“更方便了”、“更有信心了”、“特别贴心”。舒城职校的实践,不仅筑牢了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增强了学生归属感,为校园民主管理、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舒城经验”,共同守护我们“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