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方明星 记者程家武)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结合本地市场监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涉嫌商标侵权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有效防范和避免发生地域性、行业性商标侵权风险,突出高质量创造导向,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注册自主商标,打造自有品牌。
一是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在各类执法保护专项行动中,聚焦关系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加大违反禁止性规定使用商标行为查处力度,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加大重复侵权、群体侵权、恶意侵权行为惩戒力度。持续开展商标侵权案件“回头看”执法行动,排查梳理过去五年来办结的商标侵权案件,主动对接权利人,重点关注案件当事人是否有重复侵权、被责令停止销售后违法销售侵权商品等故意侵权行为,及时发现、主动收集案件线索,依法处理。
二是强化知名商标品牌保护工作。加强知名商标品牌合法权益保护。与商标权利人建立常态化沟通,及时更新和完善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企业维权联系人名单,与公安部门、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共享商标保护信息,严厉打击涉商标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完善投诉举报和预警处置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增强社会监督作用。健全社会舆情监测、信访事项办理、行政窗口受理等工作中的线索发现、核查、处置机制。建立商标印制、生产流通等环节商标侵权行为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定牌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展会主办方等检查指导,督促其严格履行商标审核义务,防范商标侵权行为发生。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送本级发现的已注册重大不良影响商标。
四是加强商标执法办案业务指导。各加强知识产权科室和办案机构的工作衔接,对案件查办工作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加强研讨,及时上报,发挥层级指导体系的优势作用,提高商标执法办案工作水平。
五是加强跨部门商标专项执法。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落实《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通知》《关于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从会商机制、线索通报、信息共享等,深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协作配合,对构成刑事犯罪的商标侵权案件,依法及时移交司法部门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