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刘少军团队应黑龙江省淡水鱼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邀请,赴黑龙江省开展渔业产业调研。调研组深入镜泊湖、兴凯湖、乌苏里江饶河段和黑龙江抚远段等渔业主产区,全面考察了当地水产养殖和资源开发现状。
在黑龙江省水产引种中心,团队听取了关于“合方鲫2号”在高寒地区适应性、生长性能和推广养殖的专题汇报。刘少军指出,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饵料效率高、肉质优良和抗逆性强等优势,能够适应低温环境,具备良好的推广前景。
考察现场 图片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调研组随后走访镜泊湖和兴凯湖水产养殖场,重点了解大水面增养殖模式、主产鱼类结构、商品鱼市场与综合效益,并就冷水鱼制种、集约化养殖和大白鱼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专家团队还对饶河与抚远江段的野生渔业资源进行系统考察,指导地方高效利用优质种质资源。刘少军特别对抚远渔业园区规划、鲟鳇鱼繁育、加工与工厂化养殖提出发展建议,并调研了多个水产研究基地。
此次调研为黑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在产业优化、产业链延伸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黑龙江省渔业现代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