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廖明贵 记者程伯全)近年来,屏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选聘食品安全“特派员”破题,坚持从生产源头、服务企业、食品采购等方面,全覆盖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宜宾市委改革办刊发相关消息 图片来源:宜宾改革专报
选聘食品安全“特派员”,加速企业发展添“力度”
针对政企沟通存在壁垒、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屏山县进一步细化县、乡镇、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事权,选派具有良好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作为食品安全特派员,开展进企业、结对子、解难题、促发展等帮扶工作,印发《屏山县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特派员制度(试行)》,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提升食品安全管控能力。目前,屏山全县51家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配备特派员7名。2024年特派员引导和督促企业增加投入,配齐生产设备设施,加强技术改造,推动“可视化”监管扩面提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建设110家。定期对屏山全县范围内抽检不合格食品企业进行汇总分析,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程度和发生频次,确定跟踪检查和帮扶企业名单。2024年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400余家次,排查风险隐患693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食品安全服务执法更有“温度”
针对行政执法“力度”和“温度”不平衡、企业获得感不足等问题,印发《屏山县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认错认罚从宽”实施办法(试行)》,坚持审慎包容监管、宽严相济执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2387户,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10件、免于处罚案31件、减轻处罚案28件、从轻处罚案26件。同时制定《屏山县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处置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实施意见》,整合市场监管、公检法司、互联网办等部门力量,依法处置对企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精准打击职业打假人不正当行为,防范因牟利性恶意投诉举报行为过多占用有限的行政资源,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全力维护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与市场正常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紧抓“溯源+兜底”两端发力,筑牢群众食安“防线”
针对企业、学校等单位存在食材采购零散、验收标准执行不统一等问题,屏山县在县域内精心打造“宇桂模式”,即屏山宇桂农业公司通过乡镇国有企业向当地农户大批量采购新鲜无污染蔬菜、肉类等农产品,经检验合格后集中收购并定向供给学校、企事业单位。宇桂公司在锦屏镇、新安镇、屏山镇打造绿色蔬菜种植基地370亩,从源头保障食材供应的稳定性与品质。在兜底保障方面,印发《屏山县食品安全风险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风险救助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和监督,秉持“独立核算、微利经营、政府监督、社会共治”的原则,积极发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公益险保费结余部分的救助作用,全面推动屏山县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