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吴永琴 记者程伯全)为深入贯彻落实“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行动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服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江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服务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监管服务新模式,创新服务企业机制,制定方案及框架协议,着力推动企业向好发展。
创新助企 健全机制制定方案
目前,江安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65家,全年因标签标识引起的投诉举报量多达几百件。县市场监管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江安县食品生产企业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检验检测工作方案》,明确企业需求,引入第三方专业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机构”),启动“试点检测-组织送检-结果通报”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标签审核帮扶服务。全县食品生产企业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收集100余批次产品标签标识,通过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供给,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服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帮扶”。
政策惠企 多措并举构建框架
结合江安县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需求,拟定《食品生产企业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一方面是打通标签检测渠道,通过签约第三方机构,聘请权威专家,对该县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标签审核鉴定,出具检测报告,针对问题督促企业进行全面整改;另一方面是资金政策帮扶,对主动开展标签检测并整改达标的企业给予补贴等资金政策支持。通过搭建检测平台与惠企补贴政策“双管齐下”,切实增强企业信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服务暖企 开展企业综合“体检”
针对投诉举报频繁且生产量较大的企业,拟邀第三方机构专家,配合执法人员开展全方位“体检”,全链条覆盖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流程及产品标识等,深挖企业痛点,出具“问题清单”和“整改指南”。通过专业检查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如生产工艺流程漏洞、质量管理体系缺陷、产品标签标识瑕疵),提出整改建议,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护航企业长远发展。
培训强企 组织强化专项培训
小标签关乎大民生,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核心渠道。今年上半年以来,已对企业组织开展2次标签标识专项培训,分别邀请四川省食品安全协会和四川轻工院行业专家系统讲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通过“培训+服务+监管”全链条模式,对问题企业实施重点帮扶。目前,已指导企业整改标签问题40余处,减少可能因标签问题导致的行政处罚案件8件,投诉量同比下降40%。
下一步,江安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开展助企兴企行动,护航企业安心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江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