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廷丹 记者程伯全)当前正值野生菌生长旺季,也是误食中毒事故高发期。记者从高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该县聚焦“重意识、广宣传、强处置”核心目标,构建多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动工作体系,全面推进预防野生菌中毒“保卫战”,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群众饮食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高位部署强责任,筑牢防范“压舱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高县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工作的根本准则。县食安办将此项工作列为当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重要任务,第一时间印发《关于预防野生蘑菇、野菜、野果食物中毒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镇人民政府及县食安委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层层压实防范宣传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餐饮环节这一关键领域,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全县餐饮环节野生菌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督促全县餐饮单位严格落实食材采购查验制度,坚决杜绝来源不明、未经鉴定的野生菌上桌,同时向公众普及野生菌中毒风险,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防范工作,从源头减少误食隐患。
多元宣传入人心,织密科普“防护网”。“野生菌种类繁多,有毒无毒难分辨,大家一定要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在高县“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向过往群众讲解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为提升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高县坚持“预防为主,宣教先行”策略,借势重要节点开展多形式宣传。除“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外,在“‘尚德守法、共享食安’食品宣传周”等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现场科普讲解、面对面咨询答疑、发放宣传物料等方式,向群众严正警示毒蘑菇危害。据统计,系列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常见野生毒蘑菇辨识》等资料2000余份,让“防中毒”知识走进社区、深入乡村,切实提升群众科学辨识和防范能力。
宣传活动现场 图源:高县市场监管局
高效应急守底线,拧紧安全“安全阀”。“一旦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已建立健全野生菌中毒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在预案完善方面,高县针对野生菌繁殖生长期特点,细化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野生菌中毒专项处置流程、部门协作机制和信息报送要求,确保事故处置“有章可循、高效有序”。在应急值守上,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全天无值守空档。同时规范疑似野生菌中毒事件信息报告流程,要求相关单位按规定时限报送信息,为快速处置、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下一步,高县将持续深化预防野生菌中毒各项工作,不断巩固阶段性成效,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