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蒲垭 记者程伯全)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该局积极行动,紧盯关键人员、重点环节,多措并举强化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整治。
坚持一个底线 全面压实各方责任
牢守不发生级别以上食品安全事件底线,专班化落责到岗。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人专班,建立由局长负总责、相关负责人各负其责的整治工作机制。点对点落责到事。建立“一单一表四台账”,明确整治任务的具体措施、整治目标、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深化通过“两个责任”制度落实,不断压紧压实干部包保责任、学校主体责任。督考式落责到人。坚持严字当头,真抓实改,务求实效,切实做到整治进度、整治质量“两保证”。6月,巴州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乡镇(街道)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督导,发出《提示函》1份。
建立一张清单 全域清扫风险隐患
根据主体、责任、属性、整改等信息建立综合清单,动态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和薄弱问题。开展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三类主体排查,全面摸清相关主体,完善学校食堂档案。充分利用暑假窗口期查漏补缺,以中小学校有害生物防治、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为抓手,全面打捞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环境卫生、加工制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隐患问题47个。同时聚焦上级反馈、本级检查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严格落实“查、改、督、销”闭环管理,逐项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间要求,逐项整改学校食堂6家。
健全一套机制 全面落实常态监管
把食品安全全程全域常态监管落实到责任部门、学校家庭、供餐单位,构建校园食品安全共建共治格局。健全家长参与机制,出台《学生家长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民主监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开展家长“食堂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在食堂采购、食材验收入库、加工制作、信息公示和满意度测评等方面参与监督。截至目前,巴州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完成至少1次民主监督工作。健全校园自查机制,出台《巴州区校园食堂食品卫生管理指南》,督促学校食堂严格遵循“生进熟出、单一流向”的布局原则和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布局流程,实现学校食堂功能“三区分离”,实现全区学校食堂硬件达标率稳步提升。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统筹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力量,强化市场监管与纪委监委、教育协同配合,不断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互通情况,多方推动责任落实。截至目前,查办校园食品安全违法案件6件,并通报至巴州区教育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