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凌梦倩 记者王正心) 为破解中老年群体保健食品认知误区,余姚市低塘市场监管所党支部于202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通过“塘心社”党建联建平台聚焦群众健康需求,与低塘未来社区党总支共同开展“养生有道 理性消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以精准服务筑牢健康防护网。
靶向授课,澄清认知误区。执法人员深入社区活动阵地,结合中老年群体常见的保健食品消费场景,通过“知识讲解+案例拆解”的方式,重点普及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核心区别、适用人群及合法功效范围。针对“夸大宣传”“虚假疗效”等典型陷阱,用“免费体检推销”“亲情式忽悠”等真实案例揭露骗局,帮助建立科学认知。课堂特设互动答疑环节,现场解答“保健品能否代替降压药”“如何辨别包装上的‘蓝帽子’标志”等高频问题,手把手教大家查看批准文号,让疑问当场化解。
多元宣传,延伸科普触角。活动现场发放保健食品相关宣传资料50余份,内容涵盖选购注意事项、标签识别方法及维权途径。播放保健食品欺诈案件改编的微电影《较量》时,引起参训人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同时,在社区公告栏、活动广场张贴宣传海报,借助电子屏滚动播放“保健品不是药,治病还得找医生”等通俗提示,通过“课堂+阵地”联动,让科普知识触达更多家庭。
长效守护,构建共治格局。“塘心社”坚持“宣传+服务”长效化,后续将持续推进保健食品知识“进社区、进家庭”,组建由联建成员、社区志愿者构成的健康服务小队,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讲解知识、排查家中过期保健食品。同时联动市场监管力量,督促辖区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规范经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监督,共同构建“联建引领、多方协同、群众受益”的健康守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