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席东海)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及特殊食品专项监管要求,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以“四查四促”专项行动为抓手,创新构建“监管+服务”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全链条风险管控、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全社会共治共享,推动特殊食品规范经营店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截至2025年7月,全区已创建规范经营店220家,实现医疗机构、母婴店、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100%覆盖,为特殊群体构筑起“舌尖上的安全屏障”。
一、标准引领:构建“三专两溯”规范化体系
该局以“三专”管理为核心,贯彻落实《特殊食品经营规范》,明确“专区设置、专柜标识、溯源专账”三大硬指标。在医疗机构、药房、母婴店等重点场所推行“物理隔离+电子围栏”双模式,设置独立销售专区并配备智能监控设备,实现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零混放”,专区设置达标率提升至100%。
同时,构建“双溯”机制,要求经营者建立“进货台账+消费追溯”双链条。通过“渝溯源”平台和销售记录,实现来源可溯、去路可追。目前,全区已创建特殊食品规范经营单位溯源专账建档率达100%。
二、数字赋能:构建“信用+”监管体系
巴南区率先构建“信用+监管”数字化体系,将特殊食品经营主体纳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施ABC分级管理。对C级单位增加检查频次,对A级单位实行“无事不扰”模式。2025年上半年,通过网络监测锁定2家索证不全、1家广告违规单位,实施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三、社会共治:构建“吹哨人+哨点”监管网络
巴南区创新建立“政府督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共治格局,在三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监测哨点,在药房、母婴店推行“吹哨人”举报制度。通过“吹哨人”举报某母婴店夸大益生菌功效被立案查处。
四、长效治理:建立“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
巴南区将特殊食品监管纳入民生实事工程,构建“创建-验收-动态管理”全周期闭环。对规范经营店实施“一企一档”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对被行政处罚或不再符合规范店的主体剔除规范店名单,并降为信用B级或C级,强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