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扬)为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细化责任,全面推行“五查工作法”,即查责任、查环境、查标识、查储存、查行为,确保每一环节都严格把关。
一查资质责任,拧紧主体“责任阀”。核查食品销售许可证有效性及与经营项目一致性,督导市场开办者落实入场资质审查、食用农产品凭证查验义务,压实主体责任。
二查环境秩序,守好卫生“基准线”。检查经营场所地面清洁、墙面无污渍,操作台、货架定期消毒情况,整改卫生不达标问题,切实改善农村食品经营环境“脏乱差”问题。
三查质量标识,织密品质“防护网”。严查“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核对包装标识完整性,禁止普通食品虚假宣称保健功能,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四查储存规范,筑牢安全“防火墙”。检查冷藏冷冻设备温控运行、储存场所与有毒物分隔、虫害防控情况,要求食品离地离墙存放并定期清洁,从储存条件上阻断食品安全风险滋生。
五查行为规范,斩断违法“利益链”。打击“山寨”食品仿冒行为,核查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落实,检查从业人员接触入口食品防护措施,压缩假冒伪劣生存空间。
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以“五查工作法”为抓手,通过全流程行为监管,净化假冒伪劣食品滋生土壤,今年以来,已查改隐患597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5件,以监管铁腕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