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正耀)“麻辣鲜香涮百味,红汤清汤暖人心”,火锅作为重庆的城市名片,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在沸腾的锅底背后,食材安全、加工规范、储运管理等问题同样关乎着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正如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所强调的那样:“火锅既要有重庆味,更要有安全味。”为全面筑牢火锅行业食品安全防线,近日,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市场监管所在所内组织辖区火锅经营主体召开专项培训会,为“巴渝味道”加一道坚固的安全锁。
以培促管,稳固“锅”里的安全根基
培训会上,李家沱市场监管所传达了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关于火锅产业发展的讲话精神。袁家军书记指出,火锅是重庆对外展示的重要名片,也是推动餐饮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守正创新、品质至上、安全为本”的发展原则,把食品安全作为火锅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严把原料关、加工关、储运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火锅虽是餐饮佳肴,但涉及的食材种类繁多、加工环节复杂、就餐人群集中,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李家沱市场监管所立足辖区实际,围绕餐饮服务许可、进货查验、食材加工、底料储存、调味品使用、餐具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开展针对性讲解,确保经营者真正明白“安全红线不能碰、质量底线不能破”。培训中,执法人员结合近期检查发现的实际案例,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要求,帮助经营主体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靶向施策,亮剑“锅底”的隐患要害
培训会以“问题导向+实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六大关键“检”点开展现场教学。一检资质,看合法合规,核对餐饮服务许可证是否有效、经营项目是否匹配;二检食材,看安全新鲜,现场示范如何辨别肉类、蔬菜、豆制品等原料的感官品质;三检底料,看配料规范,提醒经营者不得使用来源不明或超过保质期的调味料;四检储存,看温控与卫生,强调冷藏冷冻设备温度记录及生熟分开储存的重要性;五检加工,看操作流程,要求严格执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防交叉污染措施;六检消毒,看设施运转,重点检查餐具清洗消毒记录及消毒设施运行状态。执法人员还就餐厨废弃物规范处置、明码标价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久久为功,守护“锅”中的安心滋味
一锅热汤,汇聚的是百味交融;一份责任,守护的是万家团圆。李家沱市场监管所负责人表示,将以袁家军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持续加强火锅行业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建立风险隐患动态台账,组织多批次集中培训,不断提升经营者守法意识与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消费者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共同守护辖区火锅行业的醇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