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以“标识合规”赋能食品产业提质

2025-08-18 14:5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卢妍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杰)食品包装上的小小标签,既是消费者知情权的“说明书”,更是企业合规经营的“通行证”。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标识标签规范化建设,通过机制创新、靠前服务、长效治理三维发力,让“小标签”成为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

机制先行,织密全链条服务网。成立优化食品标识标签服务小组,创新构建“1+3”工作推进机制:以工作小组办公室为中枢,统筹“准入服务、标准引领、安全护航”三大领域协同联动。准入环节,对新建企业推行“标签预审+风险预判”模式,2025年已为7家新落户企业提前规避89个标签风险点,助其“轻装上阵”。标准层面,组建由行业专家、监管骨干等组成的人才库,梳理9类关键要素标注规范,邀请西南大学专家培训企业138家次,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合规”。安全维度,建立“企业自查+执法排查”双循环机制,引导企业对照标签问题模板自查自纠,执法人员则结合职业投诉及问题标识强化排查,2024年以来下发整改告知书11份、约谈企业5家,形成“发现—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 

1755499647424739.jpg

服务靠前,精准破解企业痛点。针对标识标签高频问题,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全链条的问题数据库,累计收纳235件问题模板,精准锁定固形物标注、复合配料展开等风险点。对存量企业实施“靶向治疗”,开展23次一对一上门指导,排查整改问题375个,推动固形物标注不规范、复合配料未展开等突出问题投诉量分别下降75%、81%。对新建企业推送“靠前服务包”,将标签预审服务嵌入行政审批流程,提供从设计到印制的“一站式”服务。2023年以来,辖区新增食品企业13家,其中2025年新增7家,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3%,监管关口前移让企业少走弯路、多增动能。

长效发力,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建立“季度通报—半年分析—年度总结”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发布《食品标识标签风险白皮书》,从法规解读、案例剖析、整改建议三方面帮企业理清“错在哪、怎么改”。该机制已为企业减少因标签问题引发的退货、赔偿等损失超300万元,收获企业锦旗2幅,彰显“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鲜明特质。同时,紧扣新国标要求,规范“零添加”等模糊表述,引导企业从“概念营销”转向“品质竞争”,推动辖区食品标签合规率从68%跃升至81%。

一枚标签,一头连着消费安全,一头系着产业发展。该局将持续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让规范的标识标签成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分项”,为区域经济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