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管局打好“组合拳” 从“网红卤鹅”到安全标杆!

2025-09-19 14:50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卢妍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静艺 李丹)今年,荣昌卤鹅火爆全网,成为新晋“网红美食”。但比美食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流量来袭时,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用一套“组合拳”,不仅确保了食品安全,更将“网红经济”转化为“规范样本”。

未雨绸缪,规则比流量跑得更快。深刻认识到食品摊贩监管对保障民生、守护“舌尖安全”的重要性。为彻底解决食品摊贩以往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制定了系统性的《食品摊贩监督管理指引(试行)》,涵盖准入备案、过程控制、抽检快检等全链条监管要求,为规范经营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指引》共十三章三十四条,明确了监管范围、原则、职责主体,对食品摊贩进行了科学分类定位(食品销售类、现场制售类),细化了准入备案、从业人员管理、设施设备、过程控制、抽检快检、计量器具、价格竞争、网络经营、舆情处置等全链条监管要求,构建了权责清晰、流程规范、覆盖全面的监管体系,为规范全区食品摊贩经营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横向对接,同向发力强化监管效能。面对“荣昌卤鹅”爆红引发的井喷式关注,建立“三同步”机制。一是信息共享机制。每日通报涉及卤鹅的投诉举报、白条鹅数量、门店销售数量、快检结果。二是理赔同步机制。借鉴淄博模式,对由区局牵头区财政兜底对线上销售卤鹅产生的消费纠纷进行先行赔付。三是处置同步机制。联动媒体、区消委会成员单位等力量,针对曝光的拥堵路段及销售卤鹅、黄凉粉、铺盖面等火热门店,组成10支消费维权和网络舆情处置小组,及时处理卤鹅、价格等投诉举报及网络舆情,总体平稳可控,增强了游客体验感。

共建共治,把“网红”变“长红”。成立“21个基层监管所+166名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宣传队伍,借助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百姓点检日”等活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形成“东邦城市广场主会场+21个镇街分会场”立体传播矩阵。目前,全区食品摊贩经营者对《细则》的知晓度和遵守意识显著提升,备案管理更加规范,经营过程控制得到加强,高风险食品监管更加精准,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畅通。

持续发力,服务卤鹅产业提档升级。紧盯原料采购、过程控制、标签标识、冷藏贮存和运输条件等重点环节,检查生产经营1200余家次,签订承诺书361份,指导小蒋等4家获得生产资质,规范25家生产单位标签标识,针对网售卤鹅“衍生”问题,制作卤鹅消费提示视频,投放卤鹅消费提示10万份并要求随货附送,五一期间卤鹅销售量达29万只,同比增长752.5%。目前,全区取得生产资质的卤鹅生产加工单位共计65家,同比增长106.5%,卤鹅销售单位361家,同比增长96.1%,卤鹅销售摊贩1000余家。全区卤鹅日均销售量达2万只,日销售额约200万元。探索“小食品”成就“大产业”模式,发布《重庆市地方标准荣昌卤鹅加工技术规范》已通过立项审查,为荣昌卤鹅由“网红”变成“长红”保驾护航。

真正的“网红经济”,不是昙花一现的流量,而是用创新监管筑起的“安全护城河”。当其他地方还在为“地摊经济该管还是放”争论时,该局主动思考,靠前谋划,坚持管得有序,才能放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