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礼兵)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食品消费进入旺季,为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紧盯节令食品特点,全面启动“双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围绕食品质量、价格行为、包装营销等重点环节,出重拳、抓实效,全力维护节日市场秩序稳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聚焦源头质量,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本次行动将食品质量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执法人员深入大型商超、农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及生产企业,从五个关键维度进行严格把关:
肉类检疫严把关:重点检查猪肉、牛羊肉及其制品,严格核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以及进货查验记录,确保所有入场肉类来源合法、票证齐全,严防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流入市场。
蔬果农残强检测:针对节日消费量大的蔬菜、水果,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进行现场抽样快检,及时筛查和处置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守住“菜篮子”安全第一道关口。
溯源管理求精准: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应用,重点检查月饼、粮油、乳制品等节令食品的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全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生产过程全监控:对月饼、糕点等节令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开展巡查,检查其生产环境条件、食品添加剂使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杜绝滥用添加剂和使用回收料等违法行为。
冷链食品不放松: 持续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管控,查验“三证一码”(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追溯码),确保冷链食品全程可控。
规范市场行为,亮剑价格欺诈“隐身衣”
针对节日期间易发的价格纠纷和营销乱象,执法人员将加强市场价格巡查力度:
严查“不透明”定价: 重点检查商场、超市是否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是否存在模糊标价、捆绑销售、价外加价等行为。对海鲜、高档礼品等商品,严查是否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诱导消费者。
打击虚假营销: 加大对节日商品促销活动的监管,严厉查处虚构原价、虚假打折、夸大宣传等价格欺诈行为,确保促销活动真实、透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聚焦礼品礼盒,治理过度包装“富贵病”
针对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过度包装和虚假宣传问题,本次行动予以重点整治:
查处过度包装: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月饼、茶叶、酒类等节日礼品礼盒的包装层数、空隙率、包装成本等进行测量检查,严厉打击“盒比饼贵”的过度包装行为,倡导绿色消费、节俭环保新风尚。
严惩过度宣传:对打着“养生”“保健”“治疗”等旗号,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的食品进行重点排查,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和误导消费者的宣传行为,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此外,市场监管局还加强了对餐饮服务单位、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督检查,确保节日聚餐安全;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置消费者诉求。
“‘双节’期间,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严肃查处,并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旨在通过全方位的监管,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满意的节日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