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峻宏)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规范肉制品生产经营秩序,近日,重庆市江北区港城工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肉制品问题整治工作。本次专项行动聚焦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检查覆盖辖区内肉类屠宰企业、肉制品加工小作坊、农贸市场、大型商超、餐饮服务单位及冷链仓储等关键环节。
截至目前,针对非法资质、生产经营“三无”肉制品、虚标肉制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产地来源、未经许可从事冷库经营或为违法肉制品提供储存条件等问题,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现场检查相关经营主体50余家次。同时,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34家次,激活渝溯源138家。
“酱卤肉制品风格独特即买即食,但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保质期短、储存要求高,加之行业门槛低、小作坊众多,极易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的高发区。特别是在近期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加强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督促酱卤肉制品生产经营主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发生尤为重要。”执法人员在某超市现场检查时表示。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超市冷食专区销售的散装酱卤肉制品及蔬菜制品,其容器、外包装均无标签标示。进一步查验中,无法提供卤鸭、卤鸡腿、荣昌卤鹅等多款散装酱卤肉制品和蔬菜制品的合格证明。随后,执法人员现场对超市负责人开展普法教育,明确告知其违法事实及相关法律责任。结合违法事实,执法人员依法对其做出警告的行政处罚,督促其立即整改,切实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下一步,该所将进一步加强肉制品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让广大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