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迪海 涂彦 孙涛 记者胡毅)5月29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迎考氛围与节日气氛,开展食育实践,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精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粽子节活动。活动以“浓情端午,一举‘糕’‘粽’”为主题,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志,后勤服务处主任邓世民等校领导及家委代表参加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与学生热情参与。
粽香课堂:食育理念融入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散发着清新香气的食材整齐摆放。学校领导与家长志愿者、食堂工作人员和家长一同为活动做准备。在包粽子环节,老师、家长、学生围坐在一起,亲手示范包粽技巧,时而与学生交流学习近况,时而与家长探讨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在包粽子过程中,老师向学生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对于即将面临考试的学生们来说,这一活动也成为了紧张学习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学生小林笑着说:“刚才邓世民老师还跟我们聊了考试心态,包粽子时手忙心闲,感觉压力都释放了不少!”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志表示:“看着同学们和家长齐心协力包粽子,粽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交织成了一幅温馨的文化传承画卷。通过包粽子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文化基因深植心间。对于即将面临考试的同学们而言,包粽子也是一次绝佳的减压体验,在粽叶翻飞、麻绳缠绕间,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以更轻松的心态迎接挑战。同时,也为食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让同学们明白每一份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与感恩。”
活动结束后,师生与家长共同分享了亲手包制的粽子。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桌,粽叶的清香弥漫在整个食堂。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的粽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己包的粽子就是香,感觉比外面买的好吃一百倍!”学生小张开心地说。家长们也纷纷加入品尝的行列,边吃边交流着包粽子的心得和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家长王女士感慨:“校领导亲自参与让我们很感动,这种自上而下对传统文化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感染力。再加上学校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我们完全放心!”
放心食堂:家长见证全链条安全管控
活动开始前,学校特别安排家长代表参观了食堂,近距离了解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家长们走进干净整洁的食堂操作间,只见地面、台面一尘不染,各类厨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在食材储存区,生熟食材严格分区存放,冷藏、冷冻设备正常运转,保证食材新鲜安全。工作人员还向家长们展示了食材采购台账、检验检疫证明等资料,详细介绍了从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到留样的全过程监管流程。
家长程先生仔细查看后,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安不安全,今天实地参观后,心里踏实多了。”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看到学校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上如此用心,对孩子在校的饮食健康充满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鄂南高级中学建立了完善的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规定,家长委员会成员定期参与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对食材质量、加工流程、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并可直接向学校反馈意见与建议。此外,学校还鼓励陪读学生家长在食堂工作,通过亲身参与食材处理、餐食制作等环节,进一步加强监督。食堂负责人陈行介绍:“陪读家长在食堂工作,既能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又能近距离监督食堂运作,还能更了解孩子的饮食情况,让家长更放心。”
鄂南高级中学此次粽子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通过“领导带头、家校联动、企业助力”的模式,让传统文化传承、迎考心理疏导与食育实践形成教育合力,同时也展现了学校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上的创新举措与长效管理机制。
学校党委书记张海泉表示,“当学生们知道每一片粽叶、每一粒糯米都经过严格筛选时,他们对‘谁知盘中餐’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这正是食育的核心价值。一片粽叶包裹的不仅是糯米红枣,更是文化根脉与育人匠心。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育人场景,让传统节日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也会持续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全力守护师生舌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