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泽 孙涛 记者胡毅)近日,为加强食材集中采购、集中配送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保障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饮食安全,宜昌市市场监管局指导辖区局向湖北楚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派驻食品安全监管员,成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站,对企业食材集采集配的全过程实施“贴身式”“嵌入式”监督指导。工作站秉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原则,通过驻点监督、动态巡查和关键环节控制相结合方式,对企业运营进行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管理,确保配送食材安全可靠。
聚焦源头管控,严把供应商与采购关
严格资质审核。监督企业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制度,确保在合作前全面审核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等资质证明,并定期抽查档案,确保资质持续有效。
规范定价机制。对企业的采购定价机制,特别是米面粮油等大宗食品及鲜活农产品的周期性(如月定、周定)价格核定过程进行备案与监督,确保其合理透明,防范潜在的价格操纵或质量欺诈风险。
监督订单验收。监督仓库是否严格依据采购订单验收货物,核对品种、数量与质量,并对验收差异(如数量不符、质量不达标)的反馈与处理流程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紧盯验收检测,筑牢食材入库防线
强化标准执行。监督收货环节是否严格依据国家法规及企业内控标准进行验收,重点核查果蔬、肉类、水产品、豆制品等易腐食品的感官性状,确保索证索票齐全合规。
落实快检留样。督导企业落实对果蔬类食材每批次的抽检,对肉类、干调、水产的不定期抽检,确保检测记录真实完整,对不合格食材的处理措施到位;监督加工食品(食材)的留样管理,确保留样量和时间符合要求。
主动抽样送检。根据年度计划或日常监管发现的风险,协助并监督承检机构完成抽样。工作站亦可针对重点品种、高风险食材或疑似问题产品主动抽样送检,并跟踪处置结果。四是监控存储环境。加强对保鲜库、冷库温湿度记录及调控设备的检查,监督防虫防鼠设施有效性,确保食材储存条件达标,并对冷链运输车辆温控状况进行抽查。规范分拣出货,确保流程精准可控
监督分拣操作。监督分拣作业流程,确保人员按单准确分拣,防止交叉污染,重点关注肉类、豆制品、面制品、水产品等高风险食材的操作规范性。
核对出货信息。监督出货核对程序,确保上车食材与供餐单位标识标牌及销售单所列商品一致,检查仓储标识与物流路线安排的匹配性。
关注呆滞商品。监督销量不佳的呆滞商品(如米面油)的退货处理流程及常用商品备货合理性,防止过期、变质食材流入下游。
跟踪物流单据,实现配送全程可溯
监控配送过程。监督物流车辆运输时效和车况卫生,鼓励企业利用温湿度传感器、高清摄像头等技术手段实现配送过程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
规范单据流转。监督盖章销售单(含二维码)、复印件等配送单据的规范使用、签收、核销及归档,确保客户签收单及时返回处理差异,形成管理闭环。
确保资质随行。确保每批次食材对应的产品检测报告等资质文件(纸质或电子)能随货及时抵达供餐单位,保障食材来源信息可追溯。强化售后应急,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督促快速响应。监督企业对供餐单位反馈质量问题的响应与处理,包括问题食材的召回、补货、换货流程,并督促查明原因、落实整改。
跟踪隐患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跟踪落实情况。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或重大隐患,及时报送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餐饮股,依法提出处理建议,并协助辖区监管所处置。
健全信息机制,推动社会协同共治
定期报告。每周形成工作简报,每月形成综合监管报告,报送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餐饮股,内容包括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企业整改及工作建议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或紧急情况须立即报告。
联动协作。加强与教育、农业农村、卫健、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参与或发起联合检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按程序移交。
信息公示。督促企业定期公示食材抽检结果等关键信息,向社会开放关键点流程,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完善工作记录,确保履职有迹可循
落实驻点监管人员日常工作记录制度。每日简要记录工作日志,对供应商审核、食材验收、快检结果、仓储环境、物流配送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使用统一规范的检查记录表,详细记录检查情况、问题及整改,并妥善归档备查。宜昌市市场监管局此次向集采集配企业派驻工作站,通过前置监管关口,下沉监管力量,有效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尤其是到校园餐桌的全程可控、源头可溯、风险可防的安全供应链,为宜昌市集中用餐单位,特别是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与监管保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