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是一个品牌,也是一张名片。
透过它,世界看到的是具有数千年历史底蕴的中国文化表达;透过它,世界看到的是崛起的中国民族工业对于发展的自信;透过它,世界感受到的是中国名牌转身国际化的强大磁场。
茅台酒的全球视野,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即现端倪。国营之初,尽管地处大山的深沟腹地,茅台也从未停止拥抱世界的理想——
早在国营后的第二年,首批出口的茅台酒就到达中国香港,为年轻的共和国换取宝贵的外汇。1吨外销茅台酒可换回40吨钢材,茅台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酿造高品味生活”为使命的茅台,从赤水河畔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茅台的独特魅力。
1955年,茅台酒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注册销售。1986年,茅台集团成为贵州省首家创汇50万美元企业,获得省政府表彰。
1993年,以为国家出口创汇为初衷的茅台进出口公司成立。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海外市场实现了年均11.85%的复合增长。
2015年11月12日,美国旧金山,“茅台金奖百年”庆典。旧金山首位华裔市长李孟贤把一株红杉树苗赠送给茅台集团时动情地说,“100年前,贵州茅台来到旧金山。一百年后,茅台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
经历了百余年的积累和成长,茅台开始真正发力全球市场,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从2015年开始,茅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连续开展了一连串规模巨大、影响广泛的海外品牌推介活动,“文化茅台”的足迹遍布亚洲、美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的重要国际城市。
今年,“文化茅台·多彩贵州‘一带一路’行”相继走进南美、再进非洲,所到之处都掀起了一场“茅台热”和“多彩贵州风”。从南美空白市场的“加大覆盖”,到非洲薄弱市场的“持续发力”,某种意义上来说,“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飘香世界”已经成为现实。
目前,茅台海外市场分布于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15家经销商。2018年,茅台集团出口茅台酒及系列酒2177吨,出口创汇4.7亿美元,占据中国白酒出口的领先优势。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茅台由全球视野发展至海外战略,是随着发展底气不断增添的适时调整和形势发展需要所推动。
在战略规划上,茅台集团开始由茅台文化向“文化茅台”转变。这个战略之变,既是量变到质变的演进,也是多维度、长周期精细化配合的过程,更是茅台从传统的产品输出、服务输出,到谋求新发展、新进阶的必然选择。
据介绍,“茅台文化”阶段,是讲述茅台的酒文化、历史文化、工艺文化、质量文化等,“文化茅台”阶段,则需要与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文化脉络产生关联,实现对话。
就像法国人表达爱意赠送香槟,比利时人为了友情赠送巧克力,荷兰人走亲访友赠送郁金香,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茅台酒是热情的中国人表达善意最富激情的媒介。
正如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在今年酒博会期间出席中国酒文化高峰论坛时所言,“我们相信,通过‘文化茅台’建设的深入推进,茅台将与其他中国优秀品牌一道,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交往与互动的桥梁与介质。”(李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