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兰州城关区“萌娃”在烟火气里感悟生活

2025-08-21 16:19来源:奔流新闻 编辑:左淇菘

蝉鸣接替了上课铃,暑假中的同学们被一股“劳动风”吹得干劲十足。这个夏天,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多所学校把劳动课搬进了生活的角角落落,让孩子们在洗碗、整理房间、做美食的点滴里,用双手触摸生活的温度,悄悄攒起成长的底气。

云麓山学校:烟火气中的“劳动小能手”。“妈,今天我包的饺子能当‘金元宝’不?”厨房里飘出同学们清亮的童声。这个暑假,云麓山学校发起的“家务劳动实践”,让每个家庭都成了劳动“练兵场”。曾经吃完饭就溜的小家伙们,如今主动扛起家务“责任区”,在烟火气里悄悄长大。

同学们系着爸爸妈妈的大围裙,站在水池前给碗筷“搓泡泡”,争做“厨房小卫士”;跟着妈妈学包饺子的同学更厉害,指尖捏出的褶皱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饺子在案板上排起队;切黄瓜的男生攥着小刀小心翼翼,切好后先端给爷爷“验收”;最暖的是一对姐弟,饭后一个擦桌子哼着歌,一个摆椅子踮着脚,餐厅很快亮堂堂。

书桌和衣柜成了“整理实验室”。一位女生在劳动日记里贴了两张对比图;挑战整理衣柜的男生更有成就感,用上老师教的“小妙招”后,上衣、裤子、袜子各就各位。还有群“家庭小管家”在责任田里“长出”新本事。承包“绿植角”的男生,每天认真记“浇水日记”;跟着家长去菜市场的同学把价格记在小本子上,回家后还给妈妈“报账”。“让孩子做家务,不是替我们分担,是让他们懂责任、会珍惜。”老师的话点透了活动的初衷。

宁卧庄小学:萌娃的“房间变形记”。“老师你看,我的书架会‘站队’啦!”宁卧庄小学一年级(2)班组织开展了“争做整理收纳小达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书架成了“分类小课堂”,面对高低不一的书本,孩子们学着按“大小个”“种类”分组。当东倒西歪的书终于排好队,孩子们自豪的笑容比贴画还亮眼。

铺床叠被堪称“大挑战”,床单总在脚下溜,被子像条不听话的毛毛虫,妈妈们示范时,小家伙们瞪大眼睛盯着。尽管叠出的被子歪歪扭扭,但他们仍小心翼翼拍平边角,把心爱的玩偶摆在床头。

“整理的是物品,长的是心智。”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当孩子们琢磨着给物品分类,其实悄悄懂了“分类”的门道。

红山根小学:凉拌藕片香飘劳动课。“滋啦——”红山根小学五年级(4)班同学家的厨房里,热油淋进调料碗,瞬间激发出蒜香和芝麻的浓郁气息,孩子们的欢呼差点掀翻屋顶。这个小暑,学校把节气文化和劳动教育拧成一股绳,开了堂“凉拌藕片”家政实践课。

屏幕里,莲藕从池塘到餐桌的旅程看得孩子们入迷,凉拌藕片的分步视频更是让他们摩拳擦掌,有人在笔记本上画步骤图,连“加白醋防氧化”的小细节都标了重点。

厨房里的“小厨神”们各显神通:选藕时,孩子们捏捏藕节,敲敲表皮,学着摊主的样子判断新鲜度;切藕片更考验功夫,有人切得厚如硬币,有人薄如纸片。焯水环节,把切好的藕片倒进沸水,孩子们盯着表倒计时,生怕煮过头。捞出后立刻投入冰水。调制料汁时,蒜泥、小米辣、白芝麻列队站好,滚烫的热油一淋,香气“嘭”地炸开。当翠绿的香菜和黄瓜丝撒上,一盘盘凉拌藕片摆在眼前,酸香扑鼻。

这个暑假,城关区的劳动教育没有课本,却比课本更生动。从云麓山学校的家务责任区,到宁卧庄小学的整理小天地,再到红山根小学的节气美食坊,孩子们在动手干活里,懂得了分担,学会了坚持,摸透了生活的道理。这些在汗水里长出的本事,终将成为他们未来最扎实的底气。(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