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夏思睿)9月26日,2025・禽蛋产业(馆陶)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旨在立足馆陶、面向全国,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智慧与力量,全面促进馆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走深走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探讨新时代禽蛋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展示新技术、新成果,推动馆陶乃至全国禽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作视频致辞。
庞国芳院士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强调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的重要性。他表示,从事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研究数十年,始终坚信:质量是产业的生命线,而检测技术则是守护质量的“火眼金睛”。这些年,团队扎根检验检疫第一线,围绕农药、兽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持续攻关——从研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到创新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的样品制备技术,再到推动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工程化落地,每一步探索都只为一个目标:让食品质量看得见、可追溯、有保障。截至目前,已主持建立139项农兽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牵头制定2项国际AOAC标准。累计141项国际、国家检测技术标准的落地,不仅打破了出口禽肉检验检疫的技术瓶颈,助力相关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更让我国1000多种农兽药高通量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全球食品质量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
庞国芳院士指出,检测技术在禽蛋产业中价值显著。他表示,今天聚焦的禽蛋产业,正是检测技术发挥价值的重要战场。从养殖环节的饲料安全、疫病防控,到加工环节的添加剂合规、卫生指标控制,再到流通环节的新鲜度监测、溯源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检测的保驾护航。
庞国芳院士肯定馆陶在禽蛋产业的基础与使命。他提到,馆陶作为“中国蛋鸡之乡”,拥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在禽蛋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积累了宝贵经验,如今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战略指引下,更肩负着推动禽蛋产业从“传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的重要使命。
庞国芳院士借大会契机,提出三点发展建议:
1. 强化“标准引领”:将先进的检测技术转化为产业标准,让每一枚鸡蛋都有“质量身份证”;
2. 推动“产学研融合”:让实验室里的新技术快速落地到养殖基地、加工车间,解决产业实际痛点;
3. 打造“品牌优势”:以过硬的质量赢得市场信任,让馆陶禽蛋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