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开始,公司每日都会对畅销本地菜的品类、销售价格区间进行统计,并发至本群,供大家参考。”8月2日,衢州新农都蔬菜产销对接群里,管理人员发出的一条消息,让蔬菜种植户们点赞。这个群,是在前一天召开的衢州市首届蔬菜产销对接会上刚刚建立的。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上半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1.96万亩,同比增长0.8%,总产量60.98万吨,同比增长0.7%。“衢州市蔬菜产业虽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量有限,销售渠道的不稳定性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得益于产业政策的扶持及先进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衢州市涌现出一批优质蔬菜种植户。然而,如何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优质蔬菜的优质价格,仍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衢州新农都公司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及物流中心,但每年本地菜的交易额仅占总交易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推动更多“衢产蔬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衢州市首届蔬菜产销对接会讨论的核心议题。
“我们的蔬菜种植在海拔500米至700米的高山上,品质上乘。今年辣椒丰收,每日产量可达两三千斤。可是,江山农贸城的销售能力难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迫切希望借助新农都平台对接更广大的市场。” 现场,一个村集体种植蔬菜的代表毛云卫表达了诉求。还有不少种植户希望能够单独设置本地菜销售平台,打造衢州蔬菜品牌等。新农都的商户代表也提出:“只要产品优质,就不愁销路。关键在于做好蔬菜的分级工作,细分市场,并注重产品的包装与营销。”
衢州新农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将及时发布蔬菜市场的交易量、价格等关键信息,为种植户科学选择种植品种提供参考。同时,积极挖掘销售潜力,进一步拓宽本地蔬菜销售渠道。
“我们希望通过产销对接,打造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衢产蔬菜爆款单品。”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贸易引导上游种植户选种、生产,推动种植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将农产品的种植、交易、加工、包装、配送等多个环节紧密融合,形成高效的联动机制,有效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深度融合,打造平台型链主企业。(林敏 王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