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陆续颁布,消费者对于个人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零售企业在促进健康可持续食物转型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数字零售以其数据驱动的精确洞察、全链路整合的能力以及与消费者深度互动的创新手段,展现出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手世界资源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数字零售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可持续饮食的关注度正持续上升,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支出比例相应地逐年增加。
在众多讨论话题中,“糖、脂、卡”成为热点,而食物多样性被认为具有最大的改进潜力,蛋白质的含量亦受到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在健康可持续膳食领域,报告选取生鲜、零食、饮料、主食、乳制品、轻食、预制菜、新茶饮这8大重点食品品类。数据显示,生鲜和主食是关注度和满意度较高的品类。预制菜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其他品类。
各品类的主要改进点聚焦于“配料”与“安全”。“配料”的关注度高,但消费者满意度相对较低,是产品首先要提升的。对中国网民而言,“天然”成分通常被视为健康的象征,而“人造”成分则被认为不够健康。此外,“安全”的关注度、满意度均最低,这与国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有关,也受到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负面事件的影响。
从对健康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者认知角度分析,各类产品的品牌认知度与满意度呈现出相当的差异性。零食、饮料等食品品牌正通过研发健康转型的策略,逐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健康可持续膳食的购买渠道满意度方面,线上渠道满意度居中,线下渠道满意度较低。针对线上渠道,网民认可其购买便利、价格便宜等优势,但反映存在口味不好、食材不新鲜和卫生不过关等问题。针对线下渠道,网民认可其个性化服务与产品新鲜可挑选优势,但反映线下渠道存在品种不全、品质不稳定、搬运麻烦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报告指出,数字零售能够借助大数据深入洞察消费者的偏好、饮食习惯以及健康趋势,通过对政策、产品、展示、陈列、营销和人员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干预,助力实现全方位健康可持续的食物消费转型。
从产品环节来看,数字零售能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及时反馈给供应链。例如,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在品牌新品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数据洞察和趋势分析,帮助品牌商精准抓住市场机会,推动新品快速孵化和上市。TMIC推出了“风味原料图谱”及升级版的食品图谱2.0,这两个创新工具融合了天猫的全球大数据和行业领先的AI技术,从口味、原料、功能、场景、产地等多维度解析食品行业趋势,帮助品牌商快速识别市场机会并创新产品。
在展示环节,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商品包装标签和信息介绍,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健康价值和可持续性。这些创新的标签不仅提供详细的营养信息和成分解析,还通过二维码和AR技术实现互动展示。
在陈列环节,通过优化产品陈列和提高可见度,数字零售平台可以有效增加健康和可持续膳食的选择,使消费者在购物时能够更加便利地找到符合其健康和可持续偏好的产品。
在营销环节,数字零售通过全渠道整合营销和多样化的促销策略,全面推动健康和可持续膳食的普及。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以及专业意见领袖的引导,能够有效激励消费者的健康饮食选择,实现高效的市场渗透和转型。
报告指出,消费习惯的转型是一个渐进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和认知。这不仅要靠零售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协同的支持性环境。从政策制定到产业布局,从技术支持到教育推广,社会各方必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