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不仅鱼头享誉四海,如今还跑出了一家全球鱼子酱龙头企业。近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鲟龙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鲟龙科技自2015年以来连续10年实现鱼子酱销量全球第一名。
在市场份额方面,2021年至2024年,鲟龙科技的鱼子酱销量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上,于2024年达到35.4%,超过第二大企业的5倍以上,可谓是遥遥领先。业绩方面,近几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在鱼子酱销量方面,更是一年卖出逾200吨。
一波三折
全球鱼子酱龙头冲刺港股IPO
一而再,再而三,鲟龙科技再次冲刺上市,并于日前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追溯其上市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招股书披露,鲟龙科技曾三度闯关A股未果,2011年10月,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次于创业板上市的申请,但由于若干关联方交易金额占公司当时总收入及净利润的比例受到关注,其上市申请未获批准;2014年9月,公司向证监会提交第二次创业板上市申请,但由于海外销售、存货水平及当时公司股权架构受到关注,其上市申请也未获批准;到了2022年12月,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三次申请,但此后并未收到证监会的受理通知或反馈。
此外,鲟龙科技曾于2024年3月挂牌新三板,但因自身战略发展调整等因素,于2025年8月从新三板摘牌。
从2010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算起,鲟龙科技已经为IPO准备了15年之久。此次赴港IPO,鲟龙科技募集资金主要用途在于水产养殖及产能扩张、现有养殖基地技术升级、品牌营销和渠道拓展、研发及数字化升级、战略性投资或收购等方向。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上半年,鲟龙科技在浙江千岛湖和乌溪江、江西柘林湖等地布局8个鲟鱼养殖基地,并在浙江衢州、江西柘林湖设立两座加工基地。
一年卖出逾200吨鱼子酱
鲟龙科技八成收入靠海外
虽说其资本之路并不顺利,但其业绩颇为亮眼。
公开资料显示,鲟龙科技的前身为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设立于2003年。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构建了覆盖鲟鱼遗传育种与养殖、鱼子酱加工、销售及品牌营销于一体的鲟鱼和鱼子酱全产业链。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2年—2024年,鲟龙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4.91亿元、5.77亿元、6.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4亿元、2.73亿元、3.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8%。此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02亿元,净利润1.76亿元。
其中营收主要来自销售鱼子酱和鲟鱼制品,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鱼子酱销量分别为195.9吨、219.9吨、258.3吨及141.1吨。
渠道方面,鲟龙科技的大部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与100多家海外客户建立合作(通常以第三方品牌或公司自有品牌销售),产品已出口至4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美洲及亚太。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海外销售的收入分别为3.92亿元、4.43亿元、5.36亿元及2.44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79.8%、76.7%、80.1%及80.9%。
除了国际市场外,鲟龙科技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和成都建立了五大销售中心,服务国内2000多家餐厅及酒店客户,同时还以自有品牌“卡露伽”,独家为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国泰航空等主要国际航空公司的头等舱提供产品等。
此次冲刺港股IPO最终结果暂未可知,但其公司股东名单中,不乏投资机构身影,如新干线传媒、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元生嘉灏、沣石合创。
此外,招股书显示,中国鱼子酱消费市场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7.8%,超过全球整体12.6%的增长水平。统计机构预计2024—2029年,中国鱼子酱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2.2%,这一增幅仍远超全球其他区域。(叶晓珺)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