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徐以成 刘金保 记者程家武)近段时间以来,滁州市来安县为全力确保食品安全这“一大安全”工作稳固托底,认真贯彻国务院食安委“两个责任”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工作筹划部署,以“三项举措”“四方带头”“五班联动”力促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三项举措”出实招
滁州市来安县采取宣贯“入园”、任务“上墙”、资料“到手”的三项举措,大力促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终端见效。一是宣贯“入园”,即把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制作成宣传内容,在来安县食品科普公园、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村(社区)宣传园地进行宣传,先期已制作宣传展板(牌)125块。二是任务“上墙”,即把A、B两个层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名单、对应包保人员、职责以及时限等内容制作成属地包保责任公示牌,在县食安委办办公上墙公示,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同时各乡镇(园区)也相应制作C、D层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相关任务上墙。三是资料“到手”,即把《安徽省推动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指导手册》《安徽省推动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督导手册》《安徽省贯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手册》印制成册,发放到每名包保干部、每户食品生产企业及各级学校食堂等食品主体相关人员手中,让包保干部、被包保企业均能熟知自己的职责任务。
“四方带头”求实效
滁州市来安县采取“四方带头”形式,即领导干部带头督导、党政督查室带头督查、品牌企业带头落实、学校食堂带头示范,全面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制度措施。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督导。2022年11月14日至15日,来安县委书记、县长率先垂范,深入包保食品企业开展督导工作,给全县包保干部作表率、带好头。目前来安县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均按照计划深入包保食品企业进行督导,已完成一半数量的B级包保企业入户督导工作。乡镇(园区)干部、村级(社区)干部采取不同的方式全面开展C级、D级食品企业的入室包保督查工作,已完成70%数量的C级企业、60%数量的D级企业督导工作。
二是党政督查室带头督查。来安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县食安办,第一时间组织联合督查,主要针对乡镇(园区)、村(社区)相关包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包括承诺书的签订、相关包保知识的掌握、入室督导工作完成情况,对全县督查情况进行了通报,督查情况一并纳入年终食品安全考核范围,有效督促了各乡镇(园区)、村(社区)包保责任的落实到位。
三是品牌企业带头落实。获得“食安安徽”品牌企业带头落实食品安全总监制度,第一时间聘任食品总监及食品安全员,并及时上岗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并全面落实,给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出了榜样。
四是学校食堂带头示范。来安县阳光中学、来安中学等一批学校,及时召开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室,聘请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明确相关职责,从食堂采购、储存、加工、留样、人员管理等方面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目前全县各学校共聘请18名食品安全总监,其他学校均设置了食品安全员,为全县4.7万名师生们的就餐安全保驾护航。
“五班联动”做实功
滁州市来安县五大班子办公室及时联动,发挥部门合力的整体优势,发挥责任落实和制度机制的最大工作功效。2022年11月18日,来安县食安委办公室召开县党委、政府、纪委监委、人大、政协办公室负责人会议,集中学习相关规定以及相关县级领导包保的B级企业名单,并组建全县B级企业包保工作群,让县领导秘书全部接入其中,及时发布工作提醒和要求。未来,五大班子将结合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和落实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时时掌控工作力度,协商统筹下步工作,以做实做深“一大安全”“两个责任”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