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泸州市推行“三三制”工作法,推动社区食品安全包保责任落实

2022-12-21 11:1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程伯全 梁计)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中,泸州市76%的D级包保干部承担了81%的D级主体包保任务,针对社区食品安全包保主体多、包保干部少的问题,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三三制”工作法,即组建三支队伍,建立三项机制、完善三本台账,全面落实食品安全D级主体包保责任。

组建“三支队伍”

一是组建党员先锋队。积极实施“党建+食品安全”模式,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业主和从业人员亮身份、树形象,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上做好表率。

二是组建退役军人先锋队。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发动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退役军人业主和从业人员,参与助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组建食品安全自治小组。动员网格或居民小组内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外卖骑手、社区(村)网格员等参与,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协助社区(村)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

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单兵作战与团队协作机制。社区(村)干部依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其包保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督导,结合社区(村)“分工不分家”的工作规律,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对发现问题进行收集、反馈。

二是建立食品安全与基层治理统筹机制。整合共建共治力量,将食品安全包保工作与基层党建、社会维稳、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广泛收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三是建立包保与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社区(村)包保干部开展督导检查后,及时将督导情况和发现的风险隐患反馈市场监管部门;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增加督导频次,并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开展督导检查。

完善“三本台账”

一是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台账。社区(村)全面摸排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建立食品生产经营D级主体台账和食品安全员台账,及时更新数据,对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完善隐患台账。包保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对包保主体进行督导检查,汇总形成隐患台账,督促及时整改,并通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三是完善负面信息台账。强化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信息收集,收集辖区内的误食非食品、食物中毒和不明原因病死家畜、家禽事件以及违规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等信息形成负面信息台账,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协助职能部门调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