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成都市温江区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面落实落地

2022-12-27 15:2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记者程伯全 梁计)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工作,今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建“1+5+8”工作机制,构建“层级对应”联动模式,组建“两级专班”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工作成效显著。

高位推动,强化食品安全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专题研究,创新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以奖代管、行业清退等制度,实现多维度管理监督。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定期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建立多向多层级联系协调机制,提升协作办案成效,协同护航食品安全机制;通过纵横协调工作体系,创新建立工作模式,提速构建食品安全分级负责、分层实施体系,自上而下细化包保管理方式,确保包保责任精准落地。

创新机制,实现食品安全“全覆盖”“贯穿式”监管

创建“1+5+8”工作机制。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统筹“五个方面”工作,建立“八项工作制度”,覆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过程、全环节。

构建“多级对应”联动模式。纵向上,细化市、区、镇(街)、村(社区)四层包保干部责任分工,分层对应、自上而下构建“层级对应”管理方式,在包保干部主体责任人基础上,设立包保干部二级责任人、包保干部三级责任人,延伸食品安全层级包保责任,下一层级包保干部协助上一层级包保干部夯实属地包保责任。横向上,落实A、B、C、D四级市场主体任务,设立“联络专员+咨询专员+执行专员”,在包保干部和包保主体之间建立食品安全“全天候无缝衔接”机制,在市级包保干部层面设属地联络专员,在区级包保干部层面设行业咨询专员,在镇(街)、村(社区)包保干部层面设责任执行专员,在A、B级市场主体设食品安全总监作“蓝马甲”职守,在C、D级市场主体设食品安全员作“红袖标”巡查,强化包保责任、主管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新局面。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多级对应”联动协同,形成“四层四级三阶”“阶梯式”包保体系。

组建“两级专班”整体推进。区市场监管局设立局机关和监管所“两级专班”,通过区食安办整体推进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局机关专班”实行“日调度、周协调、月总结”工作机制,将“两个责任”和党政同责、“守查保”等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监管所专班”实行全员网格化管理,与属地镇(街)开展“一对一”联系指导,分区包片指导属地镇(街)、村(社区)落实包保工作责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全区近1万家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对标分为A、B、C、D四级,对应到市、区、镇(街)、村(社区)四层共1000余名干部,有力推动全区9个镇(街)整体推进落实“两个责任”工作。

注重落实,推动食品安全终端见效

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成都市市场监管融合平台,将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用餐人数、生产经营状态等信息纳入平台,实现包保主体自动分级及动态管理,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属地镇街做好前期数据建档基础工作,为推进“两个责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区市场监管局内创新构建“三务一评”内控目标考核机制,以服务市民企业的工作实效为导向,综合运用“正负”评价,激发干部增强担当意识、充分履职尽责,有效促进食品安全工作效率提升;成立10个督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督办;区食安办采用一封信+明白卡的形式,对B级主体开展“点对点”服务提醒,助力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及落实;各镇(街)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整体推进“两个责任”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等目标工作,将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切实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到全过程、全环节。

目前,温江区已完成9709家食品生产经营包保主体全覆盖分层分级、包保签订及首轮全覆盖宣传培训、督导检查工作,1050名包保干部(含市级领导2名,区级领导28名)、144名食品安全总监、9709名食品安全员已100%上岗履职,发现及整改问题1457个。下一步,温江区将继续深入推进“两个责任”工作,切实将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包保干部“末端发力”、市场主体“终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