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报讯(石巍)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的一件大事。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办法》,强化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方责任。
强化监督管理各方责任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全系统确保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各地食品相关产品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系统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属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本级食品安全考核,所需监督抽查及监管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提升辖区内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二是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建立健全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尤其加强原辅材料采购、过程关键点控制、储存、出厂检验、运输、销售过程中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相关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质量安全。三是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工作制度,落实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求,保证事有人抓、活有人干、责有人负。四是强化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主体责任,督促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法律、法规和《办法》从事生产、销售活动,诚信自律,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五是强化考核约束,通过致函、约谈、通报等形式,健全责任追究机制,逐级压实责任。
加强源头治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强调各级食品相关产品监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住食品相关产品生产、销售质量安全关,提升食品相关产品供给能力。一是加强对生产者、销售者的监管和指导,提倡可降解原辅料的使用。服务指导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生产、销售台账,如实记录相关信息等内容。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倡导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确保国家规定使用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在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中得到严格执行。三是突出产品质量提升,针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区域性相对集中、高风险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积极开展区域专项整治,建立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监管机制,鼓励生产者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推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整体提升。
健全监管制度机制
保障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要结合区域产品的监管实际、因地制宜,将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按照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品种的风险管控,对生产主体实施风险分级动态管理。二是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办法》明确的具体内容。三是强力推进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建立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鼓励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和销售信息。四是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五是强化监管执法,聚焦重点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严打禁限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公告的原辅料和添加剂,以及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作为原辅料生产食品相关产品,严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生产食品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