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汪佳佳 高阳 记者程家武)茶产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型特色产业,在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2022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立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以红色资源加码茶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食品生产+绿色发展”的成功道路,为实现产业共融、优势互补、群众共富提供了坚强引领和保障。截至2022年末,全市实有茶园面积50.0万亩,茶叶生产企业9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茶叶小作坊196家,2022年度茶叶总产量3.8万吨,茶叶综合产值101.74亿元,出口茶叶1.37万吨,出口值4.2亿元人民币,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打造“党建+协同”平台,增强组织“引领力”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建机制。依托全市56个“小个专”党建指导站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对茶叶生产行业党组织日常工作的指导,积极帮扶组建行业党组织,把党组织作为培养骨干的重要平台,把安全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行业领头人。截至目前,全市茶叶生产行业共成立63个党组织,实有263名党员,为行业党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树标杆。积极推动党组织示范点、党员示范户、党员先锋岗等创建工作与食品生产示范企业、食品生产示范小作坊同步创建,同向发力。全市共培育茶叶生产示范企业12家,茶叶生产示范小作坊24家,“党员小作坊示范户”2家,强责任。以党建引领助力“两个责任”落地落实,创新开展“三长联动、三级联创”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高质量落地。
打造“党建+帮扶”平台,增强企业“生命力”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打造教育培训平台。成立3支以党员为主的食品安全宣传先锋队,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茶叶加工良好规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等法律标准培训。共开展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2次,联合食品行业协会共同举办“抖音实操培训班”1次,邀请专业人才手把手进行红茶、茶砖、小块茶培训2次,参训人员累计达300余人次。搭建政企沟通桥梁。通过在职党员“结队”帮扶形式,实现茶叶企业全覆盖走访,积极收集茶叶企业及小作坊的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和建议清单。泾县市场监管局党总支积极联系茶企及茶叶协会会员单位,帮助打通国有供销系统渠道,2022年度帮助茶农销售茶叶1.5万余斤,总价款320余万元。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深入开展“零距离全程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过程”服务。广德市新杭所主动帮扶指导合作社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为其注册“金益农”“天下白”等商标。截至目前,累计对接企业党支部开展帮扶活动30余次,派出党员干部120余人次,现场指导企业28户次,助力2户茶叶小作坊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打造“党建+共建”平台,增强行业“凝聚力”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共融共促携手共赢。局机关各支部与茶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单位,每年开展1-2次共建活动,通过上一堂党课、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等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共谋共建携手共享。会同农业农村局联合共建茶叶检测中心1个,实现茶叶示范园区产品批批检、出厂检、多项目检,避免重复性投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持续发挥党组织牵头协调作用,组建“一地六县”茶产业协会,达成区域品牌互认、茶叶技术共享、茶苗品种互种。共管共评携手共治。由企业联合党组织牵头,组织茶企定期交流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共商共议生产经营难点问题,提高行业自律意识。组织茶企对照食品安全自查规范开展自查互查1次,组织观摩学习活动2次,组织示范小作坊现场指导教学1次,有力推动茶企由“单兵作战”到“抱团提升”。
打造“党建+园区”平台,增强产业“驱动力”
打造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吸铁石”作用,共投资1.83亿元打造郎溪县涛镇茶叶小作坊示范区、广德市杨滩镇茶叶小作坊集中区、广德市新杭镇砖桥茶叶高质量发展产业园、泾县汀溪乡茶叶生产示范园区、泾县榔桥镇茶叶小作坊示范园区5个茶叶生产示范园区。并持续投入资金用于道路改建、村庄美化,茶苗培育、厂房洁净化改造及精深加工茶品研发。截至目前,已入驻茶企14家,茶叶小作坊43家,品牌企业4家。推动转型升级。在茶叶小作坊示范园区的基础上,郎溪县政府投资兴建的长三角一体化茶产业园已经完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用地53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有厂房7栋,展示馆1栋,可入驻16家茶叶生产经营单位,下一步将在涛城镇党委和郎溪县局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茶叶示范区小作坊入驻园区升级为企业。通过茶叶集中加工区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全市茶叶加工标准,提升了茶叶品质,逐步实现了茶叶加工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助力乡村振兴。预计今年加工干茶10000吨以上,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
打造“党建+拓展”平台,增强市场“竞争力”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坚持文化赋魂。以“茶”为媒,推动茶文化与徽派文化、文房四宝文化、诗歌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相结合,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党建+茶文化”展览馆1处,扶持打造茶园农家乐2个。坚持品牌赋能。宣城拥有“泾县兰香”“涌溪火青”“塔泉云雾”“敬亭绿雪”“广德黄金芽”“金山时雨”等多个茶叶品牌,获得地理标志认证7个,绿色食品认证22个,有机食品认证18个,产品持续蝉联“国际名茶、中国名茶、安徽十大名茶”等诸多殊荣。绿茶制作技艺塔泉云雾、涌溪火青、泾县兰香、金山时雨、瑞草魁等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坚持科技赋力。进一步优化改良生产设备,将天然气管网铺设进茶产业园区,替代茶叶小作坊目前使用的液化气。郎溪县长三角一体化茶产业园将以视频形式接入郎溪县智慧化监管平台,执法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园区内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布安全预警,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