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四川玉米高产攻关30年成果推介暨丘陵山区农机现场观摩会在宣汉召开

2024-09-01 09:2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力平 记者程伯全)玉米丰收好时节,遍地金黄粮满仓。四川省宣汉县峰城玉米核心区,成片的玉米新品种示范田长势喜人,整田的玉米植株“昂首挺胸,随风摇曳”,金黄色的玉米棒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呈现出一派金秋丰收的景象……8月31日,以“机艺融合农业新科技 粮钱同增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四川玉米高产攻关30年成果推介暨丘陵山区农机现场观摩会在宣汉县召开。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达州市委市政府、宣汉县委县政府等相关领导及专家组280 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领导查看新品种

“这个品种(成单3601)长势非常不错,你看,这个玉米籽儿颗粒要大一些,牙子要深点,包比其他品种的要大得多。”在宣汉县峰城镇龙泉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肖红向观摩现场的与会人员介绍道,近年来,宣汉扭住玉米产业不放松,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宝押在玉米上,“三十年磨一剑”,下好藏粮于技“高位棋”,下好科技赋能“先手棋”,下好技术到田“组合棋”,“内搭平台、外联院校”,“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聚焦玉米高产、高质、高效技术更新换代,集聚国、省、市、县、乡农业科技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研究,2023年峰城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290.8公斤,再次刷新了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纪录。

 

“玉-菌”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

记者注意到,在示范田的另一旁,一排排玉米宽窄行种植,宽行内置放灵芝菌带。玉米高秆成荫为灵芝提供了良好的遮阳和保温条件,可大幅度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灵芝采收后菌渣可就地作为有机肥还田,改良土壤。不仅如此,为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宣汉县还成功探索出了“玉-菜、玉-豆”等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创建了“吨粮田五千元钱”“千斤粮万元钱”典范,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富了粮仓,也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为盆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施科技成果大面积转化提供了样板和模式。

 

品种展示

随后,与会人员来到峰城镇野鸭村先后参观了品种展示区、水肥一体化展示区、机械化作业展示区、百亩吨粮攻关区,详细了解了玉米产业链的发展、丘陵山区适宜农机成果及应用等方面内容。部省领导专家与现场解说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并充分肯定了玉米种植方面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及转化。“产量的突破离不开科技的突破,目前我们已实现了三次技术迭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刚开始开展高产攻坚时,系统总结的‘良、早、垄、密、肥、防’六字经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出12个字,即‘科学密植、机械作业、水肥一体’。尤其今年的玉米产量明显提升,最显著特点是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创新研发的丘陵山区适宜农机不仅突破了传统人工种植效率低的问题,还大幅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帮助种植户稳定产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农村部玉米指导组成员刘永红研究员向记者介绍道。

主题大会现场

在下午召开的主题大会上,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杰发表致辞,并表示目前达州正开展“粮食高产攻关”,组建六大粮油作物攻关专班,高质量打造百亩攻关方70个、千亩展示片40个、万亩示范区20个,带动全市粮食平均单产提升11.8公斤以上,特别是,去年玉米平均亩产464公斤,全省排名第一。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周南华指出,现代农业科技正蓬勃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资源整合、数据驱动的智慧农业发展迈进。近年来,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培育了“成单716”“仲玉3号”“川单99”等一批优质、高产、广适玉米主推品种,研发集成了“西南丘陵山地夏玉米-冬油菜丰产高效生产技术”“玉米节水节肥节药节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一批省主推技术,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品种、技术支撑。

农业农村部农机专班工作组首席专家曹光乔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加强与四川农业科教推广单位的深度合作,加大装备技术组装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和实用人才培训,把更多国字头农机成果推介到四川,为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更多农机科技力量。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宣读四川省副省长胡云的指示批示并发表讲话。他指出,过去30年,针对丘陵山区农作物单产和机械化使用率低等产业瓶颈问题,四川省农科院科技工作者通过持续攻关和技术集成,在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屡次刷新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高产纪录。特别是在峰城地区,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实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峰城经验”,实现了从高产到超高产、从专家产量到大田产量的跨越,为全省及西南山区玉米单产提升、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示范样板。

四川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同时也是全国玉米种植重点省,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使命。下一步,四川省农科院将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努力将高产典型转化为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着力构建“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技术体系,重点建立适用技术供给、关键技术创新、技术支撑战略研究等三大技术体系,深入实施科技支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八大行动,大力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增产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持续推动“新、优、适”科技成果“三进三入”等行动,同时大力开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示范服务,进一步强化院地合作、示范培训、定期服务等方面工作。全力以赴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应用,强化科技支撑“百县千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