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廖佳鹏 记者程伯全)近年来,四川省西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契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党建为“灯塔”,引领全局开启市场监管新纪元,为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贡献坚实力量。
以学习教育为帆 助力市场监管乘风破浪
学理论,讲政治。坚持将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来。西充县市场监管局党委定期召开干部职工大会,推动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深入化。同时采取线下领读和线上交流等多种形式,精心策划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参与学习、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共计40余次,使得党员干部队伍的“四个意识”显著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学能力,提素质。将业务技能培训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结合,把提升党员干部执法能力、党性修养融入日常。先后开展“书记讲党课”“业务培训”“执法能力大比武”等各类教育培训和主题活动60余次,传达中央、省、市、县会议精神、各类指导性文件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140余次,显著提高执法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有效增强维护市场秩序繁荣稳定的力量。
学纪律,强阵地。结合全党党纪学习教育和基层监管所“五强五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抓实基层监督,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2023年至今,西充县市场监管局先后投入80余万元完成5个基层市场监管所“星级所”改造,围绕履职绩效、党建引领、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基础保障五个方面发力,通过改硬件、补软件,夯实做强市场监管基层基础,塑造基层市场监管新形象,有效推进了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同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将“六项纪律”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保障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
以践行宗旨为锚 稳固市场繁荣开放之基
筑牢信仰基石,坚定理想信念。西充县市场监管局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和支部深入开展主题党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20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借助民主评议,多维度对党员进行全面评估,深入查找并纠正“四风”问题,持续提升各基层支部的宗旨意识,确保党员在新时代征程中发光发热。
勇担时代重任,展现作为风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旗帜鲜明地宣告了我们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心。西充县市场监管局在历年“铁拳”暨“春雷”行动中开展合同欺诈、商标侵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检查1000余次,有力地推动西充县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心系百姓冷暖,紧密联系群众。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西充县市场监管局结合每年“铁拳”暨“春雷”行动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围绕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受尊重权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打造一批西充县“消费者放心舒心店”,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公平、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精准执法、说理式执法,创新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西充县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三张清单》(首违不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结合运用行政约谈、行政指导、警示告诫等方式,力求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真正做到让市场监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以创新工作为桨 推动智慧监管奋楫前行
改进工作方式、简化办事流程,全力服务经济发展。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联合行政审批局推动办证材料、流程简化,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全程一站式办理和市场准入注册电子化。
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准入机制,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建立健全“一键溯”智慧监管体系,建设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五品一械一设备”全链条监督。创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121”工程,通过“一个办法、两大行动、一项保障”,率先实现全县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社会监督,不断推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坚持典型引领、激活创新源泉,营造比学赶创环境。树立比实干、比实绩价值导向,坚持开展内部案卷质量评比,连续多年案件行政复议率远低于其他各执法单位。营造学业务、学技能的学习氛围,开展各类技能比武和各类法律、业务能力培训40余次,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塑造赶业绩、赶质量的办案理念。
聚焦重点商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暨“春雷”行动,侦办了跨全国多省市、涉案金额超100万元的保健品“黑窝点”等一系列民生领域的典型案例。实现创机制、创标准的工作要求,通过制定窗口服务标准、人员管理办法、工作考核细则和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做到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安全监管更加精准,行政审批更加高效,行政执法更加透明。